第(3/3)頁 提起這個,李泰自然一臉興奮:“形勢一片大好!按照當初的預想,我們與國子監合作,在帝國各州府盡皆設立管理州學的衙門,輻射到下轄各個縣城,設有縣學,再細分到各個鄉里,有鄉學。鄉學啟蒙、縣學固基、州學開始系統分列學科,培養精英學子,參加科舉。其中更于州學之內選拔佼佼者,保送入國子監,接受更精益的教育。目前州學、縣學都已經架設完畢,未來十年,本王將會致力于將鄉學開辦于大唐每一個鄉里!” 房俊欣然頷首。 這幾乎就是明清科舉制度成熟以后的全國教育架構…… 房俊告誡道:“天下科舉,能夠為帝國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保證帝國始終快速發展。但是還請殿下謹記,大唐文化源起商紂、上承五帝,絕不止詩書禮樂、經史子集,術數、格物、天文、地理、陰陽、兵法……哪一樣不是千年沉淀、民族精萃?應當與各級學堂之內多多設置學科,盡量使得每一位學子都是全方位的人才,大唐絕不需要只會死讀書、做文章的書呆子!” 后世每一個國人,都對科舉制度深惡痛絕。 咱們老祖宗的知識是何等璀璨耀目?結果到頭來“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除去法家不得不借助“儒皮法骨”茍延殘喘,道家因其崇尚長生而保證傳承之外,墨家、陰陽家、農家、雜家、兵家、醫家……盡皆成為不入流的學說,或遭排擠,或遭打壓,連傳世的經典學說都漸漸失傳,令后人扼腕長嘆。 光靠一個儒家就能夠保證社會發展進步了? 真以為一部《論語》就能治天下了? 哲學可以修身養性,可以鞏固統治,然而到了終究,自然科學才是王道啊! 房俊絕對不能任由儒家將科舉竊為打壓其他學派、獨霸天下的工具,必須從科舉創建之始,在這個儒家尚未統治天下的時代,便奠定百家爭鳴、齊頭并進的基調。 諸如算數一道領先了全世界兩千年,到了明朝卻不得不依靠翻譯外國人的數學著作來傳播知識的悲劇,絕對不能任其重演。 李泰自然知曉房俊之用心,這也是當初創立“振興會”之初,兩人溝通之后達成的共識,苦笑了一聲,道:“本王定當竭盡全力,只不過二郎也應當明白,阻力很大啊。” 房俊頷首同意。 阻力當然大。 儒家平素自己內斗不休,但是一旦有了外地,自然一力對外,保障儒家的霸主地位……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