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丑和尚口中所言的“皇泰主”,便是隋煬帝之孫越王楊侗。 隋煬帝長子楊昭與大業元年冊封為皇太子,一年病故。自此之后,楊昭長子陳王楊侑便隨侍隋煬帝身邊,隋煬帝親征高句麗時,命楊侑留守長安。大業十一年,楊侑跟從隋煬帝巡幸晉陽,拜太原太守。 不久,鎮守京師。 楊侑未有皇太孫之名,卻有皇太孫之實,滿朝文武、朝堂內外,皆以皇太子之禮儀相待,隋煬帝從未有半分不滿,默認了楊侑便是他的繼任者。 在此期間,越王楊侗并不出彩。 大業十四年,隋煬帝死于江都兵變。 消息傳到長安,李淵見稱帝時機已成熟,于晉陽起兵,攻入長安,遂逼楊侑退位,自行稱帝,改國號為唐。 降楊侑為酅國公,閑居長安。 楊侑在位僅一百七十七天…… 武德二年,楊侑病死,年僅15歲,謚號恭皇帝。 在李淵稱帝的同時,縊殺隋煬帝的宇文化及在兵敗路途之中自立為帝,建國號“許”,最終葬身與竇建德之手。王世充在洛陽擁立越王楊侗為帝,年號“皇泰”,王世充被皇泰主封為鄭國公,與段達、元文都等其他六人共同輔政,時人稱為“七貴”。 擊敗李密之后,其在各地的守將紛紛向王世充投降,王世充全部占領了李密原來的地盤,勢力范圍從洛陽一城猛然擴展到整個河南。王世充同時還得到了李密部下的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裴仁基、單雄信等名臣大將,手下因而人才濟濟,兵強馬壯,頗有一統寰宇、鼎定乾坤之氣勢。 王世充信心空前膨脹,不甘于屈居人下。 皇泰二年四月,王世充麾下大將段達、云定興等十人入見楊侗,說王世充功德很大,逼迫楊侗效法堯舜禪位于王世充。楊侗不得已,禪位于王世充,王世充將他幽禁在含涼殿。 王世充即皇帝位后,改國號為“鄭”,降封楊侗為潞國公,食邑五千戶。 一個月之后,王世充的部下禮部尚書裴仁基以及他的兒子左輔大將軍裴行儼、尚書左丞宇文儒童等幾十人計劃謀殺王世充,再次擁立楊侗為皇帝。 因事情泄漏,王世充將他們全部殺死,并夷滅他們的三族。 隨后,王世充的兄長王世惲趁機而鼓動王世充殺掉楊侗,以使斷絕人們復辟的念頭。王世充派他的侄兒王行本帶著毒酒到楊侗處,逼迫楊侗飲下毒酒。楊侗知道難免一死,請求與他的母親小劉良娣相見,王行本不允許。 楊侗于是以布為席,焚香拜佛,大聲悲哭,說“望再也不生在帝王尊貴之家”,而后飲下毒酒,或許是毒性未夠,未能應時絕命,王行本又用布帛將他縊殺…… 煌煌大隋,自此帝脈斷絕。 再然后,便是李二陛下出兵虎牢關下,“三千破十萬”,一戰鼎定江山…… 那是一段悲壯的歲月,神州板蕩、烽火處處,龐大的大隋王朝轟然崩塌,多少人的命運隨之更改,或是墜入泥土,或是飛上云霄,正與邪、善與惡,背叛與堅持,得到與失去,在這個激蕩的年代交織上演,留下了數不盡的慷慨壯志、恩怨情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