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房俊忙道:“微臣知罪?!? 小口喝茶,不敢發(fā)出聲音。 許敬宗咽了一口唾沫,他早上也沒吃飯,唯恐這會兒覲見的時候內急,此刻已經(jīng)是巳時,對于頗重養(yǎng)生的他來說錯過一頓飯點都難以忍受,再加上房俊吃得香甜,只覺得腸子都餓得轉筋…… 吸了口氣,強自控制自己的思緒不去想那些點心茶水,將注意力全都放在手中的計劃書上…… ***** 房俊擬定的這份計劃書的內容很是周詳。 事實上,“軍訓”很早以前就存在。 自商代而始,由于諸侯間戰(zhàn)爭增多,統(tǒng)治者對軍事訓練日益重視,除了對正規(guī)軍隊進行訓練外,還通過學校對各級貴族進行軍事教育。 西周之時,官學分“國學”與“鄉(xiāng)學”,并有“小學”和“大學”兩級。 《周禮·保氏》中記載:“養(yǎng)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 西周的“大學”,以習武為主,教師一般由軍官擔任。軍訓主要內容為習射,即學習射箭以及駕馭五種戰(zhàn)車的方法等,即以“六藝”為標準課程,“禮、樂、射、御、書、數(shù)”成為學生需要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 較為諷刺的是,后世褒貶不一、毀譽參半的儒家學說,在其創(chuàng)始人孔子在世之時,在教學過程中將射御之術看得與禮樂教化一樣重要。“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這些話出自《論語·子路》,很顯然把軍事訓練和教育提到了很高的位置。 那時,人們都把軍事技能的高下,視為一個人能否算作賢能的標志,《國語·晉語》當中便有“射御足力則賢”的教誨。 后世那些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儒生們若是生在孔子的年代,怕是連成為孔子學生的資格都沒有…… 開國之初的那些個勛臣們,各個出則為將、入則為相,文武并舉內外兼修,然而如今雖然戰(zhàn)火不斷,但是真正的世家子弟卻已經(jīng)漸漸開始耽于奢華,摒棄武功專修文學,唯有那些庶子、族子,才在得不到家族太多資源培養(yǎng)的情況下,不得不依靠軍功博取功名。 長此以往,必然會形成文貴武賤之格局,假使將來稍微有些能力的人都去刻苦讀書而荒廢了武功,可不是什么好事。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