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年頭無論貴族亦或是讀書人,都鐘鳴鼎食羽扇綸巾,講究一個清高排場,似房俊這般醉心于農桑之中的權貴,的確鳳毛麟角,百中無一。 偏偏這人樂在其中,絲毫不覺得有損身份,也著實令高陽公主無可奈何…… 房俊笑道:“殿下放心便是,為夫在此住個三兩天,便直接去莊子里,那些東西可都是為夫的命根子,焉能放心讓莊客們瞎鼓搗?到時候為夫親自坐鎮,確保萬無一失。” 辣椒、花生也就罷了,到底是經濟作物,有它沒它影響不大,但是玉米今年可是大規模留種的第一年,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這種產量極高、適應極廣的作物能否順利在大唐落地生根,推廣到大江南北,他豈能隨意的安排奴仆莊客去收割儲存? 必須自己經手監督才行。 夫妻兩個正說著話兒,忽然外頭侍女匆忙進來稟告,說是魏王殿下求見…… 夫妻兩個面面相覷,這魏王居然追到九成宮來? 卻是不敢耽擱,趕緊起身迎出門外,便見到一身華麗錦袍的李泰已經疾步走到門前。 房俊與高陽公主進忙上前見禮。 “小妹見過哥哥。” “微臣迎接來遲,殿下恕罪。” 李泰擺擺手,道:“自家人,何必這般客套?” 便當先進了正殿。 待到三人落座,房俊不禁奇道:“殿下所為何事?派人知會一聲,微臣自當前去,何必您趕到這九成宮來。” 李泰喘了幾下,沒好氣道:“您房少保可真是貴人多忘事,前腳答允本王的事,一轉頭就忘了?” 房俊一頭霧水,便見到李泰自懷里掏出一卷明黃色繡著華麗紋飾的帛書來,放到他面前的茶幾上,道:“你不是害怕有人謀害于你,故而不敢與本王下江南么?喏,本王給你求來了圣旨,父皇準你帶兵隨行。” 房俊這才想起先前答應李泰的事情,拿起帛書展開一看,果然是李二陛下的圣旨。 圣旨上說是婺州有僚人、山越叛亂,攻略州縣嘯聚成災,唯恐影響秋收,故而命魏王李泰前往巡視,太子少保、兵部尚書房俊隨行,有臨機處斷之權…… 房俊明了,這不過是給他們帶兵出京找了一個借口罷了,畢竟朝廷律例規定了武官離京除去隨身護衛之外,嚴謹帶兵,防備著這些武將伺機鬧事,聚眾謀反。 否則婺州那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何須一位親王、一位兵部尚書前往平叛? 那地方群山聳峙、山嶺盤旋,頂頂的“窮山惡水”,雖然地處江南氣候濕潤,卻因為交通不暢罕有人至,這年頭還是名副其實的不毛之地,出了縣城基本就見不到人了。 若是朝廷大軍前往平叛,翻山越嶺的抵達婺州鄉野,恐怕就得幾個月之久……很顯然就只是一個借口,絕不可能讓他們前去平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