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事實,他從來不會因為打了幾場勝仗就自大到以為自己“用兵如神”,因為他的勝利大多是通過裝備的碾壓得來的,當真論起針對敵人的陣型如何排兵布陣,朝中至少有二十人超過他。 李二陛下續道:“驕縱之心不可漲,驕縱狂悖,則極易迷失本心,不能針對敵人的缺陷之處仔細斟酌、反復權衡進而得到最佳的作戰方案。然而你也要知道,驕縱之心也會提振軍隊士氣,‘在戰略上藐視敵人’,這不是你的話么?就是這個道理。況且,所謂的‘破釜沉舟’這種以少勝多的案例畢竟千古罕見,所以才會流傳甚廣,東征乃是一場戰爭,關乎于兩國國力、兵力的全方位的戰爭,而非是一場戰斗,那種僥幸之下的戰果,絕對不可能出現?!? 聽上去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可房俊還是想要說一句:當年隋煬帝大抵也是如同你這么想的,結果兵敗如山倒…… 終究還是閉上嘴巴。 因為李二陛下的自信絕不容許三番五次的出現這種“驕兵必敗”的論調,即便是趴在他耳朵邊整日里叨叨,也根本不可能打動他對戰爭的推理。 一個偉大的人物,最重要便是擁有堅定不移的品格,一旦自己認為所作的事情正確,便會不管那些閑言碎語,意志堅定的一路走到底。 或許會因此犯下各種各樣的錯誤,但前提是若沒有這樣的品格,根本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所以但凡古往今來的卓越人物、一代人杰,總是固執己見,不為旁人之意見所動搖。 可謂成也固執,敗也固執。 卻也是成功者不可缺少之要素。 還要怎么勸呢?只能識相的閉上嘴。 李二陛下見房俊固然閉嘴不言,但神情間之擔憂依舊不散,知道他的心思,便笑道:“你這娃子,年歲太輕,沒有見識到朕當年統御大軍南征北戰的威風,淺水原打破薛仁杲,虎牢關三千破十萬,何等強敵在朕的面前不是俯首稱臣、煙消云散?區區高句麗,不過是土雞瓦犬而已,頃刻間灰飛煙滅,如何擋得住朕的玄甲鐵騎?” 言語激蕩,意氣飛揚。 不過卻也絕對不是驕狂,當年正是他極力勸說高祖李淵于晉陽起兵,之后占據關中俯視天下,終究成就大唐之宏圖霸業。李建成的能力的確不俗,若是當真做了皇帝,成績未必就會比李二陛下差多少,然而這大唐的江山基業,最攸關存亡的幾場大戰卻的確是李二陛下打下來的,對于大唐來說,李二陛下功不可沒。 一位心中激蕩著雄心壯志的帝王,歷經無數兇險擊潰無數強敵終于走到今天這一步,試問,又有誰會當真將區區高句麗放在眼中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