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令狐德棻這一輩子歷經榮辱,見過了太多榮譽和詆毀,豈能如此輕易被長孫無忌的話語所誑住? 他笑著說道:“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這句話出自于《孟子》,意思是要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胳膊下跳過大海,這人說:‘我做不到’,這不是我不做,而是真的做不到。 拒絕之意,顯露無遺,已經不屑于用上拖延敷衍之策略了,無異于與長孫無忌劃清界限。 長孫無忌面色清冷,淡淡道:“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方為勇士。彭城公身負關隴之名望,年高德劭,自當給后輩們坐下榜樣。若知難而退、舍難取易,怕是要令人灰心喪氣,再無一往無前之精神。”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論語》當中的話語。 什么叫“不能”?明知不能還要勇往直前,那才是真正的名仕,若是知道困難便退縮不前、偃旗息鼓,那你往后就是關隴的罪人。 令狐德棻臉上的笑容也淡了下來,呷了一口茶水,緩緩說道:“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于道路矣。” 這又是《孟子》的話語。 “庠序”是學校的意思,商朝的學校叫“序”,周朝的學校叫“庠”。 認認真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著或者頂著東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老子都七老八十了,你還拿這種話語來脅迫我,好歹我也是你的長輩,先前你還說我年高德劭、德高望重呢,還知道一絲半點的孝道不? 兩人一來一往,唇槍舌劍。 長孫無忌被噎得不輕,發現自己犯了個錯誤。 這年頭的儒者素來崇尚“辯論”,經常有兩位大儒碰面之后滔滔不絕引經據典闡述自己的理念想法,試圖說服對方。 作為天下有數的大儒,令狐德棻在這方面的造詣幾乎無出其右,他卻要咬文嚼字試圖在這方面以論短長,實在是愚蠢至極。 幾句話下來,自己就被扣上一個“不遵孝道”的罪名…… 蹙著眉,長孫無忌對束手立于一側的令狐修己道:“吾有大事與彭城公商量,勞煩大朗守住門口,不讓外人聽聞。” 令狐修己便知道這是要支開自己,忙躬身應是,退到門外,反手掩好房門,就站在門前的暖陽下,心念電轉。 自己是父親的嫡長子,注定將來要成為令狐家的家主,所以這些年父親一直栽培自己,家中大事小事都詢問自己的意見,從未有什么事情隱瞞。 所以在他看來長孫無忌支走他根本就是多此一舉,再是重要隱秘之事,父親事后又豈能不對自己言及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