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君羨任憑細雨灑落在身上,偷偷咽了口唾沫。他自然明白這伙賊人必然是某一支軍隊的兵卒,如今長安城附近聚集了十余支軍隊,任意一支都有可疑,想要查出究竟是誰檔案在京畿之地擅自調動,并且意欲狙殺朝廷重臣,勢必要掀起一場滔天的風浪。 在這個東征即將開始的緊要關頭,如此大規模的風波足以影響到東征的順利進行。 若是連誓師大典都遭受影響,更會影響全軍的士氣。 某一些人說不得就會跳出來,說什么“此乃天意”“上天有好生之德”之類的話語,不斷的詆毀東征。 一方面是京畿不穩,有可能動搖帝國根基,一方面是東征在即,寄托了李二陛下的雄心壯志。 哪一個更重要? 李二陛下會如何取舍? 沒人知道。 或許,賊人敢于如此恣無忌憚的在誓師前夜以這等雷霆手段狙殺以為朝廷重臣,就是看準了其中的牽涉,賭一賭李二陛下更在乎東征,從而將這件事壓下去,不予理會。 若果真如此,這些賊人之用意,實與謀逆無異,夷三族之大罪也…… 李君羨將頭低下,任憑雨水順著頭盔流滿了臉頰,等著來自于李二陛下的雷霆震怒。 只不過,是隱忍下去等待東征之后再一一清算,亦或是此刻便大索全城,殺得人頭滾滾? 好半晌,面前的李二陛下并無一絲動靜。 李君羨心底疑惑,抬起頭,想要看看李二陛下的臉色,卻忽然發現……雨停了。 細細密密的雨絲依然完全停住,天空固然依舊陰云重重,卻似乎也透出了一些光亮,不再是那么壓抑。 李君羨想了想,小心翼翼問道:“陛下……可有何吩咐?” 李二陛下依舊不答,只是抬首望著陰暗的天空。 心中兩種想法之激烈斗爭,每一種想法的背后都意味著無與倫比的影響,足矣將大唐引向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即便是素來殺伐果決的李二陛下,此刻也難免患得患失,難以抉擇。 良久,一陣腳步聲由遠而近傳來。 李君羨扭頭看去,正是內侍總管王德與前去呼喚的太史局李淳風。 兩人來到跟前,李淳風施禮道:“微臣奉召前來,請陛下責罰。” 話雖如此,可有什么好責罰呢?太史局推算今日的巳時天氣無雨無風,此刻尚未到巳時,雨已然停住,太史局有功無過。 王德則道:“陛下,剛剛越國公與宋國公前任來報,吉時將至,雨水既停,可見上蒼對陛下此次東征之認可,必會祝福吾大唐軍民旗開得勝、馬到成功!請陛下即可前往圜丘主持祭天大典。” 這是好聽的說法,換個說法,那就是:眼下雨水停住,您該干什么趕緊的,萬一待會兒又下起雨,那可就麻煩了…… 正自糾結難以抉擇的李二陛下聞言,心中狠狠的松了口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