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大致研究了一下,如果再放些白糖,威力可能更大。” 一把勾住了張鹵蛋,楊玄辰調笑道:“這玩意要是你研究出來,你帶幾個這玩意去武林大會,都能當盟主了。” 張鹵蛋有些懵逼,“啥玩意?” “黑火藥!”楊玄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也可以說是炸藥!” “炸藥?” “沒錯,炸藥!一硝二硫三木炭是基本的配比,我覺得加些白糖威力會更大。” “所以,從今個起,你就在這里研究黑火藥。” “啥時候能把這山給炸了,啥時候我就給你去提親!” “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反正你要啥,我就給你啥。” 楊玄辰盯著張鹵蛋半會,語氣一下冷了下來,眼神也變得嚴肅起來,“炸藥有傷天和,配方切勿傳于第三人知道,你明白?” 張鹵蛋渾身一個激靈,機械式地點了點頭。 娶媳婦倒是次要的,為了老爺的大計,他張鹵蛋愿意肝腦涂地。 “這玩意威力大,你要注意安全,點的時候千萬別靠得太近。” “給炸死了的話,你那媳婦可就要便宜別人了。” 兩人商量了一下細節,便回了縣城。 六七月的天還是挺熱的,船只靠岸后,沿著紅楓川邊十幾架高大的水車往前行,不久便是成片的良田。 水稻田邊上,幾只白鷺翩翩起舞,它們在稻田中覓食,為這綠色的海洋增添了幾分生機。 農人們彎腰勞作,他們的身影在田間穿梭,構成了一幅勤勞的田園畫卷。 楊玄辰在田間踱步,王鐵山則是架著馬車遠遠跟著。 他揮揮手把幾個農人招來近前,“咱這稻田這幾日便要揚花了吧?” 這農人原本是佃戶,自從錢有德倒了后,楊玄辰出臺了還田與民的政策。 每年一百文錢的賃錢就能擁有一畝地,他當時是頭一個來衙門申請的農人。 一見是縣太爺找他說話,連忙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跪在地上,感激涕零。 “真是老爺啊!回老爺的話,不出三日就要揚花了。” 楊玄辰本是想著看看自己的萬畝良田,沒想到一看之下,正迎合了自己粗淺的判斷,水稻要揚花了。 前一世他生活在城市里,關于農間之事不甚了解。 揚花,結穗,收稻這些事,他從來沒有經歷過。 本著虛心求學的態度,楊玄辰問道:“老大哥,咱這一畝地,能產多少糧食?” 農人回道:“今年天氣不錯,再加上老爺整的這大水車,每畝地比去年能多些產量。” “大概能產個二百多斤吧……” 聽著農人的說法,這個時代二百多斤就已經算得上好收成了。 楊玄辰夸獎了幾句便陷入了回憶之中。 現代水稻種植技術的廣泛應用,已經能把產量穩定在六百斤以上,高產田甚至能達到每畝千斤。 雜交稻畝的產量更是能達到驚人的一千六百斤。 隨著回憶的深入,楊玄辰的眉頭開始皺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