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風云看著怪物尚未見蹤影卻已經先一步向自己壓過來的水墻,表情不由得變得嚴肅了起來。 水墻保守估計也在千丈以上,就這么向前平推過來,是個人都會感到非常大的壓力。 風云也不例外。 就不更要說,他能夠感覺到這一次的水墻并不簡單,其中蘊含著更危險的東西,要是將它當作普通的水墻看,是絕對要吃大虧的。 其實這也才合理。 水墻又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怪物的操控下產生的。 現在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夠看出來,它是被怪物弄出來打頭陣的。 它要是沒有特別之處,怪物又怎么可能會對它委以重任呢。 它雖然還沒有和風云交過手,但是它應該可以明白,弄出一道水墻來對付他,哪怕水墻格外的高大,也是無法對他構成真正的威脅的。 而它這一次卻依舊這么做了,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證明,這道被它弄出來的水墻絕對不一般,至少它是覺得它是能夠對風云構成威脅的。 事實上,水墻還沒有登陸,距離他還有很遠,風云就感覺到它應該存在有問題。 它所具備的破壞力應該遠遠超過了它自身的規模。 要不然,他用感知力去對它進行探查,就不會出現直接將他的感知力給碾碎的情況了。 盡管他當時出于謹慎起見,靠近水墻的感知力的量非常少,這就決定了它的承受力會比較弱,但是這里的弱也是相對的。 以他現在所擁有的感知力以及他對它們的操控水平,就是再弱,也弱不到哪里去。 做一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被他釋放出去,去探查的水墻情況的感知力比起鋼索來,至少也要結實百倍以上。 他在這么做之前,就考慮到了承壓問題,對感知力進行了壓縮,讓它變成了非常細的一條。 這讓它的結實程度得到了大幅度增強的同時,也讓它的受力面減少了很多,大大增強了它的承受力。 在正常情況下,想要將它給破壞掉,將會是一件相當有難度的事情。 可是它在接觸了水墻后,卻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前后加起來不會超過五秒鐘,就粉身碎骨了。 實話實說,水墻所展現出來的破壞力,真的有驚到風云了。 盡管從它出現伊始,他的直覺就告訴他,它不簡單,卻還是沒有想到它的破壞力會強到這種程度。 不過他的這一次探測也不是沒有任何的收獲。 他外放出來去對水墻進行探測的感知力雖然只堅持了很短的時間,但還是給了他一個了解它的機會。 通過這一次的接觸,他對它的了解增多了。 要說到他的最大收獲,還要數他破解了水墻為什么會擁有這么大破壞力的原因。 答案并不復雜。 它得到了詭異之海的加持。 打一個比方,一根棍子被一個人拿著向某個目標砸了過去,這個時候計算棍子的破壞力就不能夠單純考慮棍子本身,還要將持有它的人也給考慮進去。 如果持有棍子的人是一個使用棍子的高手,將會讓棍子的破壞力出現很多倍的提升。 同理,在評估水墻的破壞力的時候,也要將它的制造者——深海怪物給計算進去。 通過它的表現,風云已經可以確認,它在操控水上面具有相當高的造詣,這就等于一個人不僅拿著棍子,還是一個使用棍子的高手。 在它的操持之下,水墻的實際破壞力遠遠地超過了它的體量。 面對這種情況,按照常理,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暫時選擇后撤,避開敵人的鋒芒,然后再考慮反擊。 而風云這個時候也已經將怪物們的殘骸以及由它們散發出來的腐朽之氣給全部處理掉了,也不存在掣肘的問題,來去自如。 但是他卻沒有選擇這么做,面對好像高山一般向他傾軋過來的水墻,站在了原地,一步未退。 風云不是不知道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才是正確的,而是依舊留在了原地,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他發現怪物藏匿行蹤的能力非常強大,尤其是在水中,以他的能力,竟然也只能夠有一絲模糊的感應,就連它的準確位置都無法鎖定。 如果連敵人的位置都無法確定,這仗就沒辦法打了。 該怎么去解決這個難題,風云想到的最直接也最有可能起效的方法,就是和敵人拉近距離。 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撤離顯然是不合適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