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白霜焦急地說,“她完全不知道呀,那個包是在車后座的座椅底下被找到的。” “我們也是一頭霧水。”白霜又嘆了口氣,“警.察來的時候,我朋友也犯懵,完全沒想到佩佩說丟了的包居然在自己車后座的座椅底下。” “你朋友是參加是把車開去聚會地點了是吧?”李杭又追問道。 “是的。但是那天晚上大家都喝了不少,很多人來來回回地走動,包可能是在混亂中被帶到了我朋友的車里。” “但我覺得,更可能是有人故意放的,想陷害我朋友。”白霜說。 “別墅里沒有監控嗎?”李杭又問道。 白霜說,“沒有。” 李杭問白霜,“那你怎么看呢,你覺得這個包一定不可能是你朋友偷的嗎?” 白霜趕緊說道,“我覺得不可能啊。我們幾個關系好的同學都站出來為我的朋友說話,說她不是那種人。” “而且我朋友雖然不是有錢到有閑置別墅的地步,但是她也不是差錢的人。” “她自己開的車都百來萬呢,偷個幾萬塊的項鏈,我覺得沒那個必要,而且那項鏈就算真有那么貴,也不好看啊。” “而且,佩佩的家庭情況我們都很清楚,她上學的時候就沒什么錢,有時候放學一起去吃飯,都是我們幾個輪流請客,也沒讓她出過錢。”白霜說。 李杭又說,“那沒準人家工作了以后賺大錢了,說不定她有什么來錢特別快的路子。” 白霜否認道,“應該沒有。否則按照她的性格肯定早就廣而告之了呀。” 對于白霜的這番描述。 直播間里的偵探們對此意見不一。 【這個佩佩,炫耀項鏈的方式也太刻意了,感覺是早就想好了要栽贓陷害別人】 【是啊,而且警.方是怎么那么快鎖定到包的位置的?難保不是佩佩自己說的】 【但是包都在車里被發現了,人贓并獲,還怎么抵賴。】 【雖然說她很信任她朋友,不過知人知面不知心,誰說開著百萬豪車的人就一定不會偷東西呢?說不定就是見不得別人過得好,所以就要把別人的項鏈偷走】 【是啊,不是還有一種病叫偷竊癖嗎?并不是有錢的就一定不會偷東西】 【如果真有偷竊癖,那她周圍的人應該經常丟東西吧……】 …… 白霜看著直播間里的彈幕,語氣十分焦急地替自己的朋友辯解,“我朋友怎么會有偷竊癖呢?不可能的,我們可是相識了十幾年啊!要是她有偷竊癖,我不可能不知道!” 李杭趕緊安慰她,“你也不用太過于擔心了,就算要定罪,也需要完整的證據鏈。不能因為項鏈在你朋友車上或包里,就認定是她偷的。” 他繼續解釋道,“比如,如果她真的沒偷,那么包上很可能就沒有她的指紋。” “而且,那個叫佩佩的說項鏈值幾萬塊錢,但這可不是她說了算的。她必須提供購買記錄來證明那條項鏈的價值。” “就算她說是別人送的,無法提供購買記錄,那也得證明這條項鏈的合法來源和實際價值。不然,誰能確定那不是從兩元店里淘來的呢?” 聽到這里,白霜的心情明顯放松了許多。 “謝謝你,李律師,聽了你這番話,我現在安心多了。” 接著,白霜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問,“李律師,我還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可以嗎?” “你說。” “就是假如說,最后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我朋友偷了她的項鏈,那是不是證明她就是故意誣陷我朋友的,那我朋友可以反告她誣陷嗎?”白霜疑惑地問道。 李杭搖了搖頭,回答道,“也不能這么說,不是你朋友沒偷就一定是她誣陷的。” 他頓了頓,接著解釋道,“雖然說刑法上確實有一個罪名叫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 “但是,從你推測的角度來看,也許她犯了誣告陷害罪,但實際上要反告可能并不容易。” 白霜不死心地追問道,“為什么呢?難道我們就沒辦法讓她受到懲罰嗎?” 李杭耐心地說,“因為除非有證據可以證明她是故意故意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 “比如說,有證據證明她自己悄悄把項鏈丟了或藏起來了,然后又把包放你朋友車上去了。” “又或者說,可以證明她捏造了項鏈的價值,本來兩塊錢的東西她說是幾萬塊錢。那這種行為就有可能被認定是誣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