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仿的?!” “怎么可能?”貨主一下子就激動起來:“我這個可是在鑒寶節(jié)目上出現過,那天所有專家都說是真的!” “你這瓜女子,到底懂不懂?” 那位老先生倒是詫異地看了看蘇沫,沒說話。 蘇沫歉意地笑了笑。 她這是擋了貨主的財路,他激動一些,也是情有可原。 “乾隆后期的作品,較前面兩代主要有三個特點。其中一個,瓷胎與瓷釉結合得非常緊密,難見釉面開片現象。這個剛才老先生提到過。” “另外兩點。第一,胎體要更為厚重,相比來看,這個花觚略顯輕盈了。” 想來,仿制的人是希望花觚看上去更為漂亮、精致,卻忘了工藝的細微差別。 老先生聽她這么一說,再仔細一看,發(fā)現確實如此,臉上熱切的表情已經退了不少。 蘇沫繼續(xù)道:“還有一點,后期,釉質、瓷胎稍顯粗松,難以呈現這么清透和純正的顏色。” 總的來說,這個瓷器漂亮過頭了。 這或許是仿制的人故意留下的破綻。 老先生湊近,又遠離,不同角度觀看一番,發(fā)現確實如蘇沫所說。 嘖。 要不是蘇沫,他老了老了就要在這一行栽個跟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