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豈料趙老爺夫妻就先為他們說起了話:“他們還小,做什么拿這等規矩壓他們?” “我們如意和糕糕是最聰明不過的孩子,那起子虛禮,等他們長大知事了自會守給你看。”很難想象說這話的是將禮教刻進了骨子里的趙老爺。 趙瑾也懶得同他們爭辯,行禮坐下后就說起了正事。 “陳沐一案已經蓋棺定論,想來對于查明此案的有功之臣也要封賞,二哥應不必等年后述職調任就能回京了。” 趙老爺點點頭:“如他這等資質,平職調任回京就行了,不必邀功,不必高升。” 趙夫人也是如此想法:“他能回京都是靠了瑾姐兒謀劃得當,若憑他自己,這輩子都要老死在化寧了。” 不過嘴上嫌棄歸嫌棄,她心里還是關心兒子的:“你去化寧瞧了,他們一家如何?” 趙瑾道:“二哥身子康健,二嫂精神頭也很好,康哥兒長成了個翩翩少年,眠姐兒年紀小卻聰慧,沁姐兒雖有些小心思,但還算乖巧。” “跟著那么個生母,只有個小心思就夠收斂了。”趙夫人看得很開,“我也不是沒想過叫她與那梅氏分開,可你二哥那眼睛就跟被糊住了似的,愣是看不到那女人半點不好。” 她向來秉承對兒子后院不多插手的想法,當初趙大哥后院斗成個烏雞眼她都假做看不見,只護著孫輩盡量不被禍害。 對趙二哥自也是如此。 不是心硬的就愿意冷眼旁觀,而是有些事不能管得太多太深。 再是兒子,人家也有自己的小家,也是一家之主,她若管得太多,兒子再孝順只怕都要心存不滿,繼而積怨日深。 趙瑾也明白她的想法,雖不茍同但也不做評價:“好在那梅氏已經下了大獄,此后二哥后院也算清凈了。” 聞言,趙夫人眼含笑意:“到底瑾姐兒你懂母親,若叫那么個玩意兒跟著回京,我們后院就沒這清凈日子了。” “只是沁姐兒還是記在了吳姨娘名下,她與梅氏隔著殺子之仇……”趙瑾勸過趙二哥一回,但都被雁啄了一回眼了,他竟還是愿意相信自己后院,堅定認為吳姨娘不會遷怒趙沁。 “吳氏安分,她會知道該怎么做。”趙夫人也不擔心,“沁姐兒十四,也到了說親的年紀,都不必她如何教養,只消記個名,免去梅氏存在就是,她也沒膽子對趙家姑娘做什么。” “我只是可憐吳氏。”趙瑾道,“對殺了自己兒子的仇人之女笑臉相對,想也知道要如何煎熬,同為母親,到底不必這樣對她。” 趙夫人微微擰眉,倒是聽進去了她的話:“你說的也有理……罷了,待你二哥回來,我同他說說。” 趙瑾點點頭。 “外祖母,綾姐兒不在嗎?”見他們說完了話,如意搖了搖趙夫人的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