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六皇子獻上馬鈴薯和玉華公主的婚事同時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度。 建文帝更是在大年初一祭天完畢后就放下后頭的事,帶著百官一起去了六皇子在京郊種馬鈴薯的莊子,聲勢浩大又迫不及待。 ——這是必然,就算建文帝沒主動提起,百官自己也是要求著跟去一睹為快的。 除去對新鮮事物的新奇外,更多的是對馬鈴薯畝產千斤的疑慮。 沒人敢欺君,但在沒有親眼見過前,大家依舊持懷疑態度,更有二皇子黨磨刀霍霍,準備鉚足了勁兒挑刺,好叫六皇子不要太得利和得意。 可到了京郊莊子,實地看過馬鈴薯的生長環境與一畝地里挖出來的數量后,二皇子黨沉默許久,最后只能無力地抓住馬鈴薯口感不好這一點來攻擊。 可口味這東西本就因人而異,覺得馬鈴薯好吃的更占大多數,更有建文帝當眾稱贊可比美味珍饈,直接打了二皇子黨的臉。 且這東西本就打算多用于民間,多數百姓關注的也不是食物口味,而是能否果腹。 在此之后,大家也發現先前六皇子說的收獲萬斤已經是保守了,以他莊子里的耕種面積和收獲的那堆滿數多庫房的馬鈴薯來說,絕對只有超了的。 今日是大年初一,前朝有建文帝帶頭離京,余下眾人的注意力也多是放在了昨夜之事上,命婦入宮拜見皇后時也失了重點,多的是委婉打探之人。 不是打聽六皇子和馬鈴薯就是打聽玉華公主和盧恒,皇后大抵是煩不勝煩,沒多久就散了場。 趙瑾自然沒跟著離宮。 在鸞鳳宮內只剩下她和皇后以及宮女嬤嬤后,她才笑著開口:“馬鈴薯稀罕又陌生,想是大家伙都好奇得緊,皇上帶皇子與百官離京,不得打探,她們便只能尋姐姐了。” 皇后無奈開口:“小六獻此良物的確是黎民之福,可本宮也是一知半解,又如何為他們解惑?” “想來待晚間皇上他們回來便可知具體消息了。”趙瑾笑了笑,“且昨夜年宴,未想玉華公主竟這樣快就定下了駙馬人選,驚訝的也不止我一個呢。” 提及此事,皇后臉上無奈更甚:“玉華啊……不知那盧恒給她灌了什么迷魂湯,竟叫她認準了不放,本宮拒過勸過,卻都無濟于事,只能遂了她的意。” 趙瑾理解地點點頭:“母親哪里拗得過孩子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