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瑾出宮后沒多久,建文帝就帶著百官從京郊回來了。 裴西嶺和裴承允也回了府里。 “如何?”趙瑾問。 “自是極好。”裴西嶺臉上笑意極濃,看向趙瑾的眼神更是柔和得不可思議,“馬鈴薯當真能畝產千斤,甚至六皇子叫人后頭種植的那一批已經將近三千斤,且經過老農和太醫們幾番測驗肯定,完全肯定了馬鈴薯之效用,當今極高興,立時就命下頭著手深入研究馬鈴薯,也準備推及民間。” 趙瑾笑盈盈道:“那便不止北疆將士得利,百姓也能多個飽腹之物,或許還能多個進項。” “正是如此!”裴西嶺握著她的手,語氣鄭重,“多虧你——” “多虧六殿下獻上,方有今日利國利民之祥瑞。”趙瑾笑著打斷他的話。 裴西嶺立即改口:“你說的是,六殿下實在功不可沒。” 趙瑾笑瞇瞇點頭。 見他們說完,裴承允這才道:“六殿下莊子里成熟的馬鈴薯已過萬斤,雖說可久放,但北疆到底離得遠,想來運送馬鈴薯就在這兩日了。” “當今可有人選?”趙瑾問。 “二皇子有提及,但當今暫時并未定下人選。” “二皇子可真積極。”裴羨道。 周念慈笑了笑:“六皇子出盡風頭,他能不急么?獻祥瑞沒他的份兒,運送祥瑞總要分一杯羹,沾些功勞和福氣。” “他當然要抖起來,定南伯不就是最好的人選么?”趙瑾道,“六皇子勢力不小,可門下得用的武將要么外放要么撐不起運送馬鈴薯與軍餉之事,放眼朝中,可堪大用又有時間離京的頭一個就是定南伯。” 年前封朝前,戶部就已將北疆將士們的軍餉清點完畢,這回運送馬鈴薯,自然可順勢運送軍餉糧餉到北疆,因此人選就更要慎之又慎。 如裴西嶺、封磊這種明面上沒有站隊的運送是更適合,但他們無一不是身居要任,無法輕易離京。 而定南伯在兵部掛職,但并非不可或缺,論能力論身份他都是不二人選。 若不考慮黨派之爭,他的確最適合。 也正因如此,不得不叫人覺得憋屈。 趙瑾話落,幾人也沉默一瞬,無可反駁。 “北疆將士艱難,我等身處盛京得他們庇護之人,自該以他們為先,首要確保馬鈴薯和軍餉能安然且無損地到他們手里,黨派之爭反而要往后靠。”裴承允道,“當今也應是如此想法。” 六皇子功勞最大,可轉眼就要眼睜睜將功勞給政敵嘴里喂,任誰都很難咽下這口氣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