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盧恒的帶動下,眾人都紛紛效仿,只是在此話音落下后,場面卻再度寂靜下來。 英國公喪孫,按理來說是該安慰,可偏生這是在玉華公主的婚宴上。 紅白相撞,多數(shù)人一時不知該不該開口安慰,以致遭了皇家惦記……到底有心人忌諱這點(diǎn)。 建文帝能叫人這時候來通知英國公,想來也是知曉此事不可刻意隱瞞——若傳出去叫人以為他是避諱著自己女兒大婚而延遲通知前線將士戰(zhàn)死,屆時引起公憤不至于,但勢必要留下話柄的。 所以即便是心里再忌諱,這話也定要送到……大家便更不知他究竟忌不忌諱。 而皇后、玉華公主,乃至承恩公府又是何想法。 還是裴西嶺主動上前,眼神嘆息道:“小公子縱死猶榮,有此忠肝義膽之后輩,是國公家門之幸。” 他話落,丞相等老臣也相繼開口寬慰。 作為了解些建文帝性情的人,他們也不信建文帝會忌諱在意這些,故而開口還算鎮(zhèn)定。 承恩公更是當(dāng)即表態(tài)惋惜,沉痛不已。 此時的英國公雖算不上老淚縱橫,但臉色著實(shí)不好看,短短片刻之間,竟老態(tài)盡顯,似乎一下被抽走了精氣神一樣。 他啞著聲音,客氣向眾人道謝。 成王作為皇室最德高望重的長輩,直接走到了他身邊,拉著他的手嘆惋不斷,臉上難得帶著悲意。 片刻之后他才看向稟報的小太監(jiān)。 后者會意,忙繼續(xù)道:“小公子忠勇為先,皇上感其赤誠報國之心,特追封小公子為忠勇伯,望擇旁支子弟過繼,以期香火延續(xù)。” 聞言,眾人意外,也不意外。 聽小太監(jiān)稟報之言,西北道一戰(zhàn)多因英國公府小公子妙計解圍又一馬當(dāng)先殺出血路,那六萬余的敵軍人頭,多數(shù)是要算在他頭上的。 再加之他先前在戰(zhàn)場上的種種亮眼表現(xiàn),封伯毫不意外。 但難得一向吝嗇爵位的建文帝肯叫英國公擇家族子弟過繼,這便不是表面隆恩,而是香火永續(xù)了。 一個伯爵……那可不小了。 英國公眼神顫了一瞬,繼而在嫡長孫的攙扶下,顫顫巍巍朝著皇宮方向跪拜下去,口中直道:“老臣多謝皇上隆恩浩蕩——” 不少人一時心情復(fù)雜,不知是惋惜多些,還是羨慕多些。 “夫人!夫人您醒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