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小段文字,抄寫起來,卻費了不少功夫。 10遍抄寫完成之后,王嵩就像是一名小學生似的,將之遞給了民警。 “我拿給專家看看。”雷鑫說著,直接起身,拿著抄寫好的本子走了出去。 審訊室外,也有清河市自己的兼職文檢,以及一名從長陽市趕來的文檢專家。 自從袁語堂死了之后,這個案子就升格成命案了。以清河市的范圍來說,算是通了天的案子了,甭管建元公司是不是要上市,還是已經上市了,案子都是壓不下來的。 同時,雷鑫能夠調集的資源也變的很多了。 主要是江遠將案子破的太快了,以至于雷鑫還沒來得及調配資源,白躍群就交代了。 在主犯已被逮捕的情況下,資源調配就不能太夸張了。不過,從長陽市刑警支隊借個文檢專家過來,還是可以的。 加上江遠,等于是三名文檢,就在一個小房間里鋪開,各自看幾張紙,然后互相交換。 江遠端著馬蹄鏡,細細的將10份抄寫,全都看了一遍,最后又看了照片里的原文。 這一次,江遠除了看阿拉伯數字,還重點觀察了微信兩個字,以及其他一些字的自行結構。 是的,文檢除了可以用原字來比較,還可以用其他字來做類比。 理論上,越是字形復雜的字,就越有利于文檢的判斷。 而微信兩個字,字形也是足夠復雜了。 江遠只看了幾張紙,就基本確定,寫紙條的人,確定無疑的是王嵩了。 不過,來都來了,那就把剩下的版本也都看了。 不用說,王嵩多多少少都有些故意隱瞞筆跡的意思。 他的原文是用左手寫的,現在全部用右手抄寫,看著好像還很不一樣。 然而,都沒用。 一段話抄寫出十遍來,首先就看它這10遍之間的相似度。 正常人寫字,文字間的相似度是極高的。就比如這一段話抄10遍出來,基本都應該是一個構造的。屬于十張紙攤開了,普通人都能認出來的程度。 王嵩也沒有經過特別訓練,所以,當他抄寫10遍又不用自己本來習慣的寫法的時候,他的表現是不穩定的。 文字間差異性過大,這就證明了他的隱瞞。 而隱瞞本身,其實就能說明問題。 其次,是他的文字與物證的對比…… 總的來說,就是破綻太多,有點不知道從哪里開始捅刀子比較好。 其他兩名文檢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