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眼下遇到這樣事,正好拿來做整頓風氣的好例子。 湯漢清看著管事長老沒有絲毫和緩的面色,內心越發的惶恐和焦躁了。 正想上前再為自己辯駁兩句時,卻被管事長老警告的眼神制止住。 只見長老推開湯漢清阻礙的身形,上前兩步,來到姜秋澄的身側詢問道。 “他說的話,你認嗎?” 姜秋澄冷哼了一聲,捂著手臂上的傷口從地面上掙扎地爬了起來,大聲說道。 “弟子不認!” 很明顯,雙方各執一詞,事件沒有那么簡單。 管事長老拂去桌面上破碎的餐盤,選了一個還算是干凈的位置坐了下來。 “既然你不認,那便允你為自己陳述辯駁。” 姜秋澄調整好身形,挺直了脊背,不卑不亢地說道。 “方才他說是我挑釁在先,可事實的真相卻是他先在背后議論我,運氣不好被我本人聽見了罷了。” “更何況我也沒做任何過分的舉動啊?我只不過是從位置上站起來的時候,不小心發出來的動靜大了一些。” “是他做賊心虛,草木皆兵,自己先急上了。” “我才叫無辜呢,白白被他議論不說,還要承受他這易燃易爆炸的滔天怒火。” 說到這里,姜秋澄還狀似無奈地嘆了口氣,聳了聳肩。 雖然事實上的確是這樣沒錯,但語言的巧妙性卻在最大程度上地調整了天平的傾向。 聽完姜秋澄的陳述,管事長老直接將目光掠過一旁的湯漢清,看向了門外的其他弟子。 “方才你們都在現場,她說的內容可否屬實?” 很顯然,管事長老不想再聽湯漢清一個人在那瞎糊弄了。 相較于他聒噪的吶喊,目擊證人的證詞明顯更具實際價值。 門外的弟子們思考了片刻,都說不出姜秋澄的一句不對。 事情最開始的導火索就是那一聲巨響。 可姜秋澄的確只是站了起來,并沒有先說任何挑釁的話語。 是湯漢清恰巧被嚇到了,盛怒之下才引出了后面的事情。 整個食堂內也只有他和姜秋澄起了口角,其余人都相安無事。 “弟子作證,姜秋澄說得句句屬實,她并未挑釁生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