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階級本不存在,它們并非自然界中固有的實體,而是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由于資源分配不均、權力差異以及社會習俗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 然而,一旦人們開始以某種標準進行比較,比如財富、地位、權力或知識,階級的差異就逐漸凸顯出來,進而形成了一種隱形的界限。 在雜市中,便存在著一種與外界所不同的現象。 沒有了那些達官顯貴在上頭壓著,掌握著商品貿易的商販們地位便高漲了起來。 對那些前來購置貨物的窮人,商販們的態度并不和氣,甚至算得上有幾分惡劣。 可窮人們因為害怕對方漲價,又或是不愿意同自己做生意,便只好低聲下氣地哀求。 沒辦法,這里面的東西大多是外頭淘汰下來的殘次品,價格上要便宜不少。 若不是有心人去特意搜集,他們也是難以買到的。 再者說了,靈州城內的人格外厭惡雜市中人,就算他們出去買,所得到的白眼也不會少上多少。 因此,還不如姿態放低些,也好給自己省下些麻煩事。 在商販和窮人間都尚且存在著差異和階級,那么作為最底層的孤兒和乞丐,自然是被傾注了最大的惡意。 被呵斥、被驅逐,都是最常見和最普遍的做法了,更有甚者,心理扭曲的人,還會特意將積攢的怨氣發泄到孤兒和乞丐的身上。 這樣做的底層邏輯也很簡單,因為孤兒和乞丐出身卑賤,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缺乏資源和話語權。 他們的困境往往無人知曉,更無人愿意為他們發聲。 這種無助和絕望的狀態,使得他們成為了那些心懷不滿的人的攻擊目標。 很難想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本就處于劣勢的女子,該怎么辦。 這些道理雖然姜秋澄心里都清楚,可當她眼睜睜地看到這些場景時,還是忍不住握緊了拳頭。 “你這個死丫頭!又來我這攤子旁摸包子!看我打不死你!” “這隔夜的包子雖然不新鮮了,但也是我托了關系,好不容易進到的貨,老子還指著這賺錢呢,哪曾想被你先摸了去!” “就憑你也想吃肉包子,我呸!別說你隔夜的肉包子吃不上,就算我是拿去喂狗,也不給你這下賤的小蹄子吃!” “要是我今日錢賺得少了,就全賴你,給我帶來的晦氣,往后我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包子鋪的老板一把奪過了小女孩手里的肉包子,抄起手邊裂著毛刺的竹條,毫不留情地往一個小女孩的身上抽去。 “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