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虛假的戲-《明朝偽君子》
第(2/3)頁
蕭敬咳了幾聲,端起茶盞兒喝了口茶潤潤嗓子,緩緩道:“陛下病重,這個消息必須封鎖,否則朝堂恐生大亂,有心人煽風點火幾句,咱們這日子還過不過啦?”
謝遷嘆道:“昨日我等請見陛下,被內宮宦官擋了好幾次,看來陛下委實病得不輕,蕭公公是內臣,可知陛下的病究竟如何?”
蕭敬搖頭道:“陛下嚴令不準外泄,雜家也不知究竟,派人問了幾位太醫,一個個只知惶恐搖頭,半句也不說,內宮近身服侍陛下的宦官昨夜給雜家悄悄遞了一塊沾了血的絲帕,血已凝聚成黑塊,雜家派人拿著帕子問了京師名醫龍二指,龍二指只瞧了一眼便搖頭,說咳血之人活不過兩個月了……”
三位大學士渾身一顫,接著老眼流出渾濁的老淚,神情哀痛萬分。
君臣相處多年,弘治帝在大學士們眼中已不僅僅是帝王,而且還是朋友,甚至如同兄弟手足一般,無可否認,他是個好皇帝,千年難得一見的好皇帝,不僅如此,他也是個好朋友,如今這位朋友天不假年,訣別在即,不由令三位大學士倍感哀傷。
李東陽流淚泣道:“陛下今年才三十五歲啊!老天何以如此不公,奪我大明英主,殘忍何至如斯!”
閣內六人盡皆黯然落淚不語。
劉健是首輔,眾人傷懷許久之后,劉健擦了把老淚,強抑悲痛道:“老夫今日請三位公公來,有國事相商,今陛下病危,政事卻不能荒廢,大明萬里江山還得靠咱們一起幫陛下以及太子殿下撐住才是。”
其余五人皆是國之柱石,聞言神情一肅,皆稱是。
劉健緩緩道:“老夫有幾個提議,諸位不妨斟酌,首先陛下的病情必須嚴密封鎖,不得外泄一字,其次東宮春坊那里,我等大學士當愈加嚴格督促太子學業,其三,內閣和司禮監向太后和皇后娘娘請旨,兩月之內,逐漸調換宮防,禁宮原駐軍調往京營,換騰驤四衛入宮值衛,同時錦衣衛和東廠派員入宮嚴密監視,以防……”
頓了頓,劉健神情晦澀地嘆了口氣,道:“以防陛下真有……不可言之事,而令宮中大亂,禍殃天下,其四,陛下若真有不測,韃靼小王子伯顏猛可必然趁我大明國喪之時犯邊奪掠,邊鎮不能不防,老夫建議調三邊總制楊一清任總兵官,太監苗逵為監軍務,總督邊鎮防御,韃靼若來犯,率兵擊之。……暫時就這些吧,至于準備喪葬后事之類的,先緩緩再說,或許陛下吉人天相,轉危為安,此舉未免對陛下不敬,非為臣之道也。”
五人思慮半晌,紛紛點頭同意,內閣和司禮監達成了一致共識。
眾人快散之時,王岳嘴唇囁嚅了一下,見大家情緒低落,王岳想想也沒再開口。
蕭敬冷眼旁觀,情知王岳是想說說司禮監之事,畢竟蕭敬再過幾個月便要告老還鄉,司禮監掌印這個極為重要的位置王岳已垂涎很多年了,可眼下皇帝病重,太子年少無知,這事兒卻懸了起來,令王岳心中多少有些忐忑。
蕭敬沒說話,不易察覺地冷笑幾聲,起身與三位大學士告辭離開。
朱厚照含著淚在禁宮內奔跑,剛才在太醫院無意中聽到的消息令朱厚照心急如焚,他不相信兩位太醫的話,或者說他天真地選擇了不愿相信。
父皇一直好好的,像山一般高大堅強,為他撐起了整片天空。
山,怎么可能會垮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望奎县|
丰台区|
禹州市|
莆田市|
财经|
赤壁市|
平陆县|
克拉玛依市|
铁岭县|
阿克|
定南县|
迁安市|
湄潭县|
乐亭县|
金湖县|
新营市|
宝丰县|
吴旗县|
庆元县|
许昌县|
景洪市|
新河县|
巴南区|
遵义市|
玛曲县|
盖州市|
道孚县|
赣榆县|
日照市|
墨竹工卡县|
龙口市|
渝北区|
德安县|
鹤山市|
运城市|
哈尔滨市|
高邑县|
金川县|
修文县|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