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挖深坑-《明朝偽君子》
第(1/3)頁
一定要把寧王趕出京師!
這是秦堪出宮后的第一個念頭,藩王死賴在京師不走,背后偷偷摸摸不知干些什么,明里還動用了朝中勢力,對付他這個小小的錦衣衛同知,這樣的人留在京師,就算這次沒把他秦堪扳倒,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朱厚照登基,秦堪有很多想法要實施于行動,不能把精力耗費在跟人爭斗上,無謂而且無聊。
御史們參劾秦堪的動作比想象中的要大,出乎朱厚照和秦堪的意料。
大明的朝爭歷來如此,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格,先由小人物出來放一槍,然后漸漸多幾個小人物煽風點火,聲勢造出來以后,很快便有一大批文官爭相出手,于是言論便呈現一邊倒的趨勢,無論權勢多么熏天,在這樣浩蕩的聲勢下也只能低頭認罪,自絕于人民。
前世秦堪讀史書時,每每看到大明朝爭之類的資料,總覺得很不可思議,一群嚼舌頭的七品言官只要異口同聲,便能輕易決定朝堂每一個官員的命運,甚至有時候連皇帝都不得不屈服于這些七品言官們的言論,讓他怎么做他就得怎么做,敢撤言官的職,敢砍言官的頭,可以,越撤言官的名聲最忠直,越砍越能讓言官流芳百世,因為言官們的職責便是與皇帝作對,與朝堂內所有的大臣作對,誰若不絞盡腦汁每天編幾條罪名出來,這個言官必然是個不稱職的言官。
很像前世的派出所完成罰款任務似的,言官這個群體所說的任何話已與事情本質的是非黑白沒有太大的關系,他們要達到的是一種政治利益,比如話語權,當然,偶爾也有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目的,比如這次針對秦堪,便是拿了寧王的錢財,給寧王殿下消去心中堵著的那一塊石頭。
朱厚照裝病只是很消極的應付辦法,根子終究出在寧王和言官的勾結上,裝病裝多少次也解決不了接踵而至的麻煩。
第二天,第三天,言官們在金殿上接連不斷地參劾秦堪,請求朱厚照嚴懲。
朱厚照跟秦堪認識久了,大約臉皮也練出了厚度,每次言官一提起秦堪,朱厚照便非常及時地犯了頭疼,這種病很容易裝,太醫們擰著眉怎么也查不出病因,腦袋有了毛病連現代醫學儀器都不一定查得明白,更別提只靠三根手指搭脈的太醫了。
于是參劾秦堪之事便一直這么懸而未決,朱厚照委實是位講義氣的朋友,這位朋友擅長攪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简阳市|
大厂|
哈尔滨市|
尖扎县|
洞口县|
龙江县|
石河子市|
白沙|
正宁县|
昌宁县|
东源县|
禄劝|
泸水县|
沙洋县|
象山县|
海兴县|
巴东县|
启东市|
新野县|
靖边县|
河北区|
宁海县|
常德市|
江川县|
龙胜|
河津市|
杭锦后旗|
枣庄市|
广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雷山县|
乐平市|
竹山县|
邓州市|
桦南县|
怀安县|
新宾|
乌兰县|
黄陵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