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實際上,這是公孫瓚自取滅亡。 公孫瓚打仗可以,壓得鮮卑和烏桓抬不起頭,偏偏沒有足夠的政治能力,更沒有足夠堅韌不拔的意志。 曹操歷經失敗,尤其在被陳宮、張邈和呂布偷襲后,陷入絕境,卻還能卷土重來。 公孫瓚卻不行。 公孫瓚最巔峰的時候,拿下了袁紹冀州的渤海郡,連青州也拿下了大部分地區,打得袁紹求和。 界橋一戰后,公孫瓚優勢耗盡,袁紹轉守為攻,借助幽州的力量一步步蠶食公孫瓚的地盤,徹底把公孫瓚壓制在了幽州。 換做曹操,絕不會屈服。 公孫瓚一戰落敗后,就覺得沒了希望,人生沒了盼頭,自暴自棄修了易京城,在城內囤積無數的糧食,整天都待在城中享樂。 公孫瓚更禁止麾下的文臣武將來見他,只和妻妾住在城內居住。 之所以如此,公孫瓚是怕了。 公孫瓚實力強的時候能壓制所有人,弱的時候就想到自己曾以下克上殺了劉虞,會不會下面的人也打算以下克上殺了他,去投奔袁紹呢? 這是人的通病! 曾經你怎么上位的,當運去英雄不自由的時候,你會擔心下面的人怎么對付你? 為什么屠龍者,最終是惡龍,因為擔心下面的人效仿。 公孫瓚怕被身邊的人殺,不管政務,什么都不做,削弱了自身的實力,導致人心散了。 袁紹北上征討,宣布只誅首惡不牽連無辜,公孫瓚的人紛紛投降。在袁紹的大軍兵臨易京城的時候,雖然城池堅固高大易守難攻,公孫瓚卻沒了心氣兒抵抗,**而亡。 袁紹進入易京城,坐在了大廳中,看著寬闊浩大的大廳,意氣風發。 這是他的了。 公孫瓚已經是他的手下敗將。 袁紹目光落在下方的田豐、沮授、郭圖和逢紀等人身上,意氣風發道:“公孫瓚被滅,幽州平定,北方終于統一了。” 逢紀拱手道:“晉王一統北方,接下來就該逐鹿中原。在下建議,請陳琳撰寫討伐曹操檄文,伐曹賊,清君側。” 郭圖說道:“在下復議。” 田豐和沮授也表態支持,都建議明年開春再戰。馬上就是九十月,天氣轉冷不利于作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