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孔融一步站出來,呵斥道:“曹賊,我不過是說了幾句話,你就要處置我,你憑什么處置我?” 曹操沒有搭理孔融,看向劉協,淡淡道:“請陛下決斷。” 劉協想拒絕曹操的建議。 可是曹操讓了一步,他獨斷專行不給曹操面子,惹得曹操掀桌子,就什么都不好辦了? 劉協和曹操要維持表面的和諧,不能真正撕破了,尤其要讓曹操親自帶著大軍去和袁紹交戰,許都空虛后,他才有可趁之機。 暫時委屈下孔融,也在能接受的范圍內。 劉協一念及此,沉聲道:“孔卿,曹丞相的安排很好,給了你們機會。你帶著種輯、吳碩和王子服組成使團,去鄴城勸阻袁紹,希望他懸崖勒馬。” 孔融心頭大怒了起來。 他處處幫皇帝,他還在和曹操據理力爭,皇帝卻先投降了,還怎么打? 實際上,孔融在政治上沒什么權謀和手段,他最多的是開趴體,找名士你吹我我捧你,大家相互抬舉。 如果孔融有能力,在青州北海國擔任國相,遇到黃巾賊攻打,也不至于束手無策。如果孔融有能力,遇到袁譚的進攻,就不至于不敢去城樓上指揮,而是一個人躲到書房中看書擺姿態,等破城又倉惶逃竄。 這是有名無實的人! 也沒有足夠的權斗經驗。 遇到事情,孔融就很容易暴躁,就算這個人是皇帝,孔融也一樣不懼,高聲道:“陛下今天對曹賊委曲求全,明天對曹賊事事逢迎,還有未來嗎?” “陛下是大漢朝的天子,天子者,上天之子,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為什么懼怕區區一個曹賊呢?” “陛下不同意,誰都不能阻攔,您為什么要委曲求全。” “陛下今天處置我等,親者痛仇者快,陛下一定會后悔的。原以為陛下是圣明君主,如今看來,陛下也是昏聵之主。” “大漢朝到現在,本就已經風雨飄搖,陛下不勵精圖治,反而針對忠臣,太讓人失望。大漢朝要亡了,大漢朝該亡了啊!” 劉協也是怒了,呵斥道:“孔卿,請你自重。” 孔融嗤笑了兩聲,壓根兒沒管皇帝的話,轉身往外走,口中繼續道:“臣會出使冀州的,不勞陛下費心了。” 劉協氣得怒不可遏。 原以為孔融是忠臣,如今看來,孔融不是什么忠臣賢士,連一丁點委屈都不愿意承受,連一丁點為他分憂的覺悟都沒有。 劉協心中煩躁,不愿意再多說,拂袖道:“退朝!” 皇帝離開,種輯、吳碩和王子服等人離開。曹操簡單說了幾句話,讓朝中官員為接下來的戰事做準備。一切安排完后,曹操才撰寫了一封書信,火速往長安送去。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