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家庭為單位的小作坊最為普遍,流水線加工廠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 “不謀求做出改變就像是溫水煮青蛙,早晚有一天要遭殃了。” “如果開出了合適條件,村民們也沒理由拒絕。” “呵呵呵。” “江老板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我們口中的拆遷補償金額,在你們看來就是天文數字。” “如果能痛痛快快把錢拿出來,哪還有這么多麻煩事。” 孫朵朵明白存在的隱患,卻沒能力對雙方作出調解。 大部分村民的受教育程度都很低,無法理性考慮這個問題。 拆遷補償方面要盡可能地占便宜。 孫勝要好大勁,才統一標準。 這是地產買賣繞不開的老大難問題。 隨著談判次數越來越多,雙方印象也會變得非常差勁。 江無涯好奇地問道:“到底要多少呢。” “孫家村有一百二十戶人家,人均村宅和院落的面積并不少。” “根據藍嶁市經濟消費水平,每個家庭補償兩千萬就差不多了。” “為了防止村民們在乍富之后無度揮霍,還要在建成的項目上獲得少量股權定期拿到分紅,就像是開工資。” “也算對日后生活的一種保障了。” 老村長孫震遠早就跟鄉親們討論過這個問題,得出來的數字并非信口開河。 在市中心稍微繁華的地段,房價就超過兩萬每平米。 搬離村子以后,每戶人家最起碼要買兩套,長輩和晚輩要分開居住。 再算上裝修費,最起碼也要五百萬以上了。 離開了村子就相當于離開海邊,不可能時時刻刻在盯著自己的漁船。 等到盛碣集團大興土木的時候,連碼頭也保不住了。 漁船的賠償費用自然也要包含在其中。 還需要準備啟動資金做點小買賣,總不能像孫朵朵那樣,沒心沒肺做個無業游民。 其他的開銷就是醫療、教育和養老,這么多年算進去也是一大筆錢。 “一百二十戶乘以兩千萬,就是二十四億拆遷款。” “江老板還是有些保守了。” “盛碣集團這塊商業用地可不光包括孫家村,還有周圍十里八鄉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