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實這個稱呼李昂也不是很喜歡,畢竟內(nèi)心深處他就不是個小孩。 不過不管怎么說,“小孩哥”這個外號比起“小昂大師”還是好不少的... 不琢磨了,繼續(xù)做面! 很快,李昂和保安小劉各捧了一碗撈面條蹲在樹蔭底下干起面來。 期間,李昂還瞅見了個樹枝上臥著的大綠蟲子,在網(wǎng)上查了一手資料,李昂發(fā)現(xiàn)這應(yīng)該是“貓蛺蝶”的幼蟲。 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這大綠蟲子掛了一對“兔耳朵”一樣的觸角,看起來古怪之中還帶著一絲蠢萌。 沒多久,李昂就瞅見了貓蛺蝶的成蟲,那是一只翅膀像“豹紋”一樣的蝴蝶,在李昂頭頂盤旋飛了好一陣最后落在李昂肩頭,分外騷氣。 李昂吃完了面,拿筷子作勢要夾它,卻被機(jī)敏的貓蛺蝶一個閃身快速飛開。 還挺有意思的... 在大山里,李昂算是親近了一把自然。 閑暇時間,研究研究昆蟲乃至植被看來也是個挺不錯的愛好。 反正李昂的人生還有很長,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消磨。 吃完了面,李昂回到了攤子上。 沒多久功夫,第一個顧客就到了。 “小朋友,來碗面...” 顧客是一名挑著扁擔(dān)的中年人,黑黝黝的膚色和帶著斗笠的樸素打扮證明了這老大哥不是來山里娛樂的。 即便是在發(fā)達(dá)京都市內(nèi)的居北山里,依舊有著挑山工。 并不是因為山里沒山道、沒索道,而是人工比那些玩意兒都便宜。 對于挑山工來說,與其選擇那些花里胡哨還填不飽肚子的小吃,自然是李昂的撈面條更有誘惑力。 李昂手腳麻利地做好了一碗面,配上塑料小碗和一次性筷子給挑山工大哥遞了過去。 挑山工大哥見撈面條分量十足,也是連聲夸贊。 蹲在山腳的石臺階旁唏哩呼嚕地扒拉面,瞧得周圍過往人群步伐也漸漸放慢了... 體力勞動人群吃起來飯是最香的,這一下子挑山工大哥倒像是成了李昂攤子的活廣告。 奈何,大部分人是來爬山的,不少人手里都捏著登山杖、礦泉水瓶子,拿一碗面條坐著吃也不是端著走更是不方便,所以大家都只是狂咽口水,一時間也沒往李昂的攤子上湊。 不過嘛,凡事總有例外。 “第三千五百六八個...” “第三千五百六十九個...” “第三千五百七十個...” 一個胖乎乎的女孩數(shù)著腳下的臺階,艱難地來到了半山腰,她的前胸后背早就被汗水打濕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