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除非內功練到一定境界,否則全靠兵器的鋒利程度也是很難正面砍傷穿有護甲的人,當然了,護甲 好壞也比較講究。 不過看他們的馬膘肥體壯,刀具做工樸實無華用料不錯,而且還有專門的火槍及射手,臉上手上不僅有傷疤還有老繭,就知道整體戰斗水平不弱。 懂得利害關系的人大部分是不會與之硬來的,兩敗俱傷不說還容易讓人漁翁得利。 韓非玉將自己的想法全部說了出去,得到盧劍星與李幼白兩人點頭贊同,認為很有道理,一路過來也就走雪路的時候出現過問題,除此之外一直都謹言慎行,順風順水。 一日過后,荒漠中刮起風沙,眾人用布料捂住口鼻繼續前行,為了避免馬匹最大程度受到風沙影響,眾人不得不放慢前進速度,消耗了小部分水源和食物。 又過一日,風沙變小了很多,主要觀察隊伍后方情況的斥候回到隊伍報信,說是有一支三十人的馬隊似乎咬在他們身后,并不是護送商隊的隊伍而是一支江湖劫匪,來勢洶洶。 盧劍星提議停下隊伍在前方埋伏,若是敵人則將之擊潰,對此韓非玉觀點不同,她認為盧劍星太過敏感,原地埋伏不如加快速度趕路,至于后方則繼續派人留意,真要出現異變再做打算也不遲。 李幼白覺得韓非玉的想法更好,于是眾人加快速度前進,消耗了大部分水源和食物。 第三天來臨,風沙停止,馬隊以均速前進,觀察隊伍后方情況的斥候返回報信,昨日的江湖劫匪因為追趕他們而被另一伙人半道埋伏,現如今已被擊潰逃散。 眾人如釋重負,消耗了小部分水源和食物。 又過一日,馬隊遇到一支小型商隊,對方因為前幾日風沙來臨消耗了太多水源與食物,現如今寸步難行希望能夠獲得一些幫助,會給予豐厚回報。 此時馬隊水源與食物尚且充足,李幼白覺得可以給予些許,而盧劍星與韓非玉認為其中可能有詐,秉持著放下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建議快些離開。 李幼白并未一意孤行地堅持,而是跟著隊伍離開。 第五天的時候,聽到后方斥候返回報信,說昨日那支商隊因缺少補充而遭到盜匪劫掠,昨夜就已全軍覆沒,眾人臉色不變一刻不停繼續趕路,消耗了一部分水源和食物。 第六天來臨時,干枯的地表開始出現變化,黃沙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堅硬的泥土地,說明距離馬莊已經不遠。 行至晌午過后,馬隊前方突然遭到阻撓,錯落有致分成不同勢力與隊伍站成一片,馬隊速度減慢下去,只能靠著人力拉車前進,而他們邊上好像是發生了某些事情,引得所有商戶與江湖人停留,其中就包括有李幼白等人的隊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