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他身后,一車車的糧食正在慢慢運送進來,李幼白看了會,一扯韁繩也騎馬回龍家酒樓去了,人還未至,隔得老遠就能看到此時的酒樓外聚集了不少人。
一見到李幼白出現,紛紛沖上前頭嘴里哭嚎著發出聲音,護衛們趕緊上前將人隔開,李幼白下馬時隨意聽了會。
原來是給人求情的,她覺得沒有意思,轉頭就走進酒樓里去了,在里邊,也有不少人正等著她,這些都是之前直接妥協,對朝廷有所顧忌的小商戶。
在李幼白的命令下來時,他們便開始偷偷往外放糧,一次多一點,一次少一點,隱約讓清河縣內的商戶對糧價惶恐不安,催生出來的恐懼讓不少人下錯了棋從而變成了一盤散沙。
其實歸根結底,不過是一群為了利益而聚集到一起的人,沒有堅定的統一信念,不過烏合之眾而已。
這些人見到李幼白形勢大好,如今迫不及待想讓她兌現當初說好的許諾,只不過現在她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隨即便三言兩語先打發了。
回到房間里,蘇尚正坐在桌邊忙活著一些事情,看到李幼白那么快就回來了,有點兒意外,隨后她低下眼簾,開口說:“我剛剛才意識到,方才我不應該說那些話。”
李幼白將手伸進水盆里擦洗著血漬,聞言只是露出一絲笑意,正如蘇尚說的,之所以讓她先回酒樓,是因為李幼白要做的事并不想讓蘇尚知道。
那個漢子李幼白是不會放過的,他的家人也一樣,律法里這樣寫著,李幼白不可能自作主張,如若她隨便處置,往后消息傳出去會讓知府難做,也會讓蘇林兩家在朝廷中的名聲不好,影響頗深。
她現在是李白,不是李幼白,做的事要考慮后果和影響。
原以為蘇尚不會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沒想到,她才回來沒多久就想通了,李幼白擦拭手上水漬的時候,蘇尚走過來握住了她的手,兩人慢慢坐到桌邊。
“一時口快說了不對的話,那人終歸是犯了錯,我不該說情的,而且大秦律法太過嚴苛,一族株連,我那樣說話,當時肯定給夫君丟臉了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