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真要是好官,那趙二和他媳婦就不用死了,李幼白看著街邊手里端著碗過來討要吃食的百姓,心里掀起漣漪,糧價一事的余波終究無法徹底解決糧災(zāi)問題。 哪有什么好日子,苦日子往后還長呢,等著就行! 快要年末,今年藥商們上供到監(jiān)藥司的丹藥明顯變少,這一點令得蕭正不喜,畢竟大把商戶都借戰(zhàn)事賣藥斂財,而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監(jiān)藥司居然還鬧出丑事,送往邊線戰(zhàn)區(qū)的丹藥居然出現(xiàn)問題。 嗅覺靈敏的人立馬改變當初對監(jiān)藥司阿諛奉承的態(tài)度,讓蕭正見識到什么叫人走茶涼。 最近海上與陸地流通的藥材明顯增多,可那都是上供給朝廷的,南州府這邊,大部分藥材都向蘇家征要,作為皇商,蘇家聯(lián)合所有藥行一同出貨,監(jiān)藥司那邊,自然不能再進行故意克扣,卡關(guān)。 縱使本來就有的賺,可畢竟是正經(jīng)來路的錢,分潤下去就沒多少了,使得監(jiān)藥司的收益在一天天變少,蕭正為此愁眉苦臉,與李幼白聊天打屁的功夫,又念叨起半年前少林寺的那樁案子。 如今兵部分身乏術(shù),北邊打的越兇,他們就越?jīng)]精力去管這些事,哪怕還是會有部分人坐鎮(zhèn)中州,只要是北方出現(xiàn)一點閃失,這批人就要跟著上去,所以現(xiàn)在是沒人能跟蕭正去搶這樁機緣。 李幼白沒理會蕭正,更沒心思去管少林寺的事情,真要說,少林寺現(xiàn)在禪宗最多,他們大肆斂財買地招收門徒,武宗變少都快銷聲匿跡了,早先年還能看到走出江湖歷練的武僧,現(xiàn)在一個都看不到。 還沒過晌午,無所事事的李幼白便離開監(jiān)藥司去南湖書院了,在朝廷里做官,有時候就是這么閑,沒事也要找點事做,反正李幼白不喜歡這樣,所以直接拍拍屁股走人。 “李兄,這些孩子天資不同,倘若視如一出共同授課,日長月久,恐怕會將差距越拉越大,依我之見需分開擇其而授才是為師之道啊?!? 韓非墨在書院里干得越久越熟練,與李幼白混熟后更是彼此無所不談,他是個性子直率還沒多少心思藏不住事的人,深得李幼白喜歡,她前腳剛進書院,孩子們還沒來,后腳韓非墨就拿著卷子上前說道。 這些卷子全是昨天考核秦字的文章,學堂內(nèi)四十六人,甲等二十以上,丙等也占了二十以上,相比于之前,甲等和丙等人數(shù)都上漲了許多,本該是好事,但心細如發(fā)的韓非墨還是發(fā)現(xiàn)了其中問題并一針見血的講了出來。 李幼白聽后拿起文章看了幾眼,上頭的字難看得很,這年頭真正有才學,有墨水的人才會追求文字上的風雅,實則大多數(shù)學子能寫字認字就不錯了。 對方到底是個愛研究三國的人,心思細膩,李幼白當初答應(yīng)給他寫的三國備注,韓非墨拿走后研究了許久,再由他添加文墨重新撰寫出來,還真有點原版三國的味道。 針對應(yīng)試教育的弊端,李幼白她也沒辦法,她放下卷子道:“韓兄,你或許是想錯了一件事?!? 韓非墨聞言錯愕,求解道:“愿聞其詳?!? “我們這個書院是由商戶們出錢出力排除萬難修建出來的私塾,培育出來的學生實際上是回饋給各個家族充當門面,為家族充當基石的一份子,不是做官,更不是做圣人...” 李幼白說了這句后壓低聲音,伸手拍拍韓非墨的肩膀,繼續(xù)道:“如果每一個學子都能得到絕對公平的授課,大家沒有差距,一視同仁,全是甲等,那學子背后的家族們又怎會全心全力的為學院繼續(xù)出力,繼續(xù)為蘇家的藥行生意添磚加瓦呢?” 在韓非墨驚訝,愕然,不可置信的目光中,李幼白擺手不再言語,韓非墨深知此事厲害,整個人低頭看著手中那些勤奮刻苦卻依然只能拿到丙,丁下等的孩子,心中黯然無力此事也便就此作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