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決戰前的斗將中,李元霸一人單殺33位羌胡大將,整個羌胡聯軍駭然,并且士氣大降。 董卓見機不可失,自然是全軍壓上。 而在55萬人的大戰中,李元霸不但來去自如,而且還在在亂軍的包圍下,憑借一己之力擊,強勢擊殺了羌胡統帥北宮伯玉。 北宮伯玉死后,王國接過指揮權,可又被李元霸強勢轟殺,而后李元霸又連殺了十數位頭目,聯軍徹底陷入混亂,并最終被董卓擊潰。 在涼州軍的鐵蹄下,15萬羌胡聯軍戰死,10萬被俘,還有不到10萬人狼狽逃了回去,并在第一時間向董卓遞出出降表,表示永不再叛。 金城之戰,董卓成為最大贏家,并徹底掌控了涼州。 在這一戰中表現的最為搶眼的李 元霸,則被集體羌人冠以神威天將軍的威名,一聞其名小兒啼哭。 長安朝廷在收到,董卓徹底涼州叛亂的消息后,所有人都驚呆了。 困擾了大漢幾十年的涼州叛軍,竟然這么簡單就被董卓在一個月內徹底鎮壓了,所有人都感覺像是在做夢一樣。 驚喜之后,長安朝廷又不禁憂心起來,因為收編了涼州叛軍的董卓,手下總兵力已經接近近30萬,成為大漢擁兵最多的一路諸侯。 董卓擴軍并沒有跟朝廷匯報,反而是先斬后奏,而理由也讓朝廷挑不出毛病,因為董卓說要用外族降兵來對付黃巾。 長安朝廷雖忌憚董卓,卻也奈何不得其分毫,畢竟30萬大軍已經是一支可以左右戰局的力量。 最終劉宏下旨,封董卓為鎮西將軍、金城侯、涼州牧,并召令董卓趕快領軍前來鎮壓黃巾叛亂。 這時的董卓就算不去,長安朝廷也奈何不得他,畢竟他手中可是有著30萬涼州悍卒,朝廷已經管不住他了。 可董卓不但去了,而且還帶了20萬大軍,這也讓朝廷對董卓的戒心小了不少。 而有董卓的20萬涼州悍卒的增援,大漢獲勝的概率又提高了許多。 …… 兗州黃巾在開拔進司隸之后,并沒有和項羽合軍一處,而是分北西兩個方向虎視洛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