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反觀黃巾這一邊,除了天下百姓嘴上的支持,就真的什么都沒有了。 可百姓就算在擁護黃巾,可是在刀子的威脅下,真的都會豁出命繼續支持黃巾嗎? 華夏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多如牛毛,可除了劉邦和朱元璋之外,還有真正成功過的嗎? 我們無法否定農民在國家王朝建立的正面意義,也必須肯定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創造歷史。 但是我們更不能否定的是,所有農民起義都有著致命的弊端,那就是目光短淺和不團結。 歷史上,基本所有的農民起義都能到點甜頭,但卻由于學識不足目光短淺,以致于在一些小勝利后就開始驕奢淫逸,造成最后的失敗,而李自成、洪秀全等都是極好的例子。 &n bsp;劉邦在蜀積蓄力量,建立根據地,雖失敗多次,但最后依舊統一天下; 朱元璋起兵安徽,也是建立根據地,先滅陳友諒,后滅張士誠,最后一統天下; 劉邦和朱元璋能成大事,那是因為他們的戰略是對的,可這樣的又戰略是誰給他們制定的呢? 一想到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不在黃巾這里,張良整個人都如同泄了氣的皮球一般,失魂落魄的癱坐在地上,喃喃自語道:“輸了,徹底的輸了?!? 如今就算讓南路軍避免的全軍覆滅的命運,黃巾也依然難逃覆滅的命運,因為那個計劃已經無法阻止,況且項羽真的會聽自己的嗎? 想到這張良不由一陣泄氣,心道:大哥啊,單靠百姓是無法奪取天下的。 張角以為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就等于得到了全天下,當然這不能說是完全錯了,這能說過于理想化了。 百姓永遠都是愚昧的,唯一的作用只是被統治,精英階層才能天下的主宰,所以單靠百姓是不可能奪取天下的。 一個面向整體黃巾,并且調動了大漢所有的資源的龐大計劃,竟在在不知不覺中布置完成,可誰有能力布這么大的一個局呢? 張良絞盡腦汁也沒想到誰會有這么大的能量,于是不甘的對秦昊,低聲問道:“我想知道我到底輸給了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