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有關于董卓的流言,短期時間雖全都不翼而飛,百姓雖然都不亂傳流言了,但卻對董卓的殘暴感到深深的畏懼。 董卓實施新田制,乃是為老百姓謀取福利之舉,所以還是給他帶來了好名聲的。 可是為了震懾世家,董卓主動將自己的好名聲,一次性給敗掉了大半。 由此可見,董卓并不在乎普通百姓對他的看法,實施新田制也只是為了他一統天下的野心。 董卓用作為簡單粗暴的手段,讓天下世家都不敢在和他作對,而他的新政在推行方面也變的順利起來,可是董卓還是太低估世家。 世家可以流傳至今,不是靠一個‘殺’字就能降服的了的,張角做不到,項羽做不到,董卓也依舊做不到。 攝于董卓的兇威,關西之地的世家明面上雖向董卓臣服,可暗地里卻依舊用鈍刀子在割董卓的肉。 要知道,世家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就如同一張大網般連接著全天下。 你董卓能強行封住關西之地世家的嘴,但是還能讓管得住全天下所有的世家嗎? 關西之地的流言雖然停止了,可是很快關東之地,乃是整個天下,卻又在流傳著關于董卓的各種流言。 這些流言都傳的繪聲繪色,而且版本也各有不同,僅僅夜宿皇宮這一件事,江湖上就流傳了十幾個版本。 至于其他的,比如有涼州軍軍紀敗壞、屠殺百姓、殺良冒功等等,這些事的版本那就更多了,就是說上一天一夜都說不完。 普通百姓大多都是無知的,并且喜歡跟風,聽到別人都這么說,不經過大腦思考,就認為這是真的。 各地諸侯得知后,因為忌憚董卓,所以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還推波助瀾,這也讓這些流言更加有市場,并且越傳越離譜。 一時間,除了關西之地外,全天下所有版本中的董卓,全部都是殘暴的奸賊形象,董卓的名聲就這樣徹徹底底的臭大街了。 董卓本人得知這一切后,氣得連砸了十幾個花瓶,當然他并不是氣百姓罵他,而是氣世家竟然還敢背著他耍花招,可他偏偏卻沒有任何的辦法,畢竟這些都是他領地范圍之外的世家。 “這群自以為是的雜碎,以為搞臭雜家的名聲,就可以打擊到雜家了?可是卻不知雜家更本就不在乎這些罵名。” 一臉冰冷的董卓,眼中滿是寒森森的殺意,冷冷道:“史書乃是勝利者書寫的,只要雜家可以一統天下,未來世人都只會記得雜家的好,又有誰還會記得這些。” 董卓真的不在乎罵名嗎?當然在乎,否則又怎會動如此雷霆之怒。 董卓之所以會這么說,也只是為了給自己找了臺階下,他現在心中也已經有些后悔,為了替百姓謀福利而跟世家對上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