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數據而言,并州晉商家族多的有點不正常,但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商業對并州興盛的推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并州大發展的浪潮之中,無論是本土世家、外遷世家,亦或是新生世家,若不轉而行商融入到這股浪潮之中,就只能淘汰在浪潮之下,根本沒有太多的選擇。 在這三百五十個晉商家族中,則又有近七成集中在了并北,也就是近二百五十家。 并北雖然人口和財富都遠超并南,但由于超過八成人口都是遷移過去的,再加上秦溫對并北的掌控力度極高的緣故,這也就造成了世家在并北的根基都極為薄弱,只能依附晉軍生存卻沒有任何反抗之力。 所以,并北晉商的數量雖比并南多,但底 蘊卻遠不及并南晉商深厚。 這也是為什么在晉商八大家之中,強的并北卻只占兩個席位,而弱的并南卻足足有六個席位的根本原因。 并北晉商也正是不甘心于這點,所以才會勾結元蒙背叛晉軍,只是他們的手段太 并北兩百五十個晉商世家,自然不可能全部都跟元蒙有勾結,絕大部分的晉商還算老實,真正背叛的只有晉商八大家中兩家,以及和這兩家關系最親密的幾十家而已。 一次性抓捕幾十個家族,這可是一個極大的大工程,所幸這些家族大部分都集中在一快。 反叛的晉商以雁門喬家和太原常家為首,而和他們親近的家族自然也在這兩郡。 晉軍的行動極為迅速,并且沒有任何的征兆,這些晉商都還沒有任何反應,大軍就已經封鎖了全城,接著黑冰臺挨家挨戶的上門抓捕。 其他州郡的商業世家,一般都有商隊護衛來保護商隊,但獨獨晉商沒有,因為秦溫不允許商人擁有自己的武裝,而整個并北甚至都沒有擁有家兵超過一百的世家。 所以,那些坐等著元蒙前來‘解救’的晉商,而當發現上門來的卻是晉軍時,這才意識到天要塌了。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喬家家主喬盛的人生很勵志。 平民出身,卻能和秦家老四結義,并將喬家發展成晉商八大家之一,這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事。 可唯有喬盛自己才知道,自己是因為和秦檢結了義,才能讓喬家躋身晉商八大家。 在喬盛看來和秦檢結義,是他這一生所做的最正確的決定,而他對秦檢這位義兄,表面雖謙恭,可暗地里卻極為鄙夷。 可笑秦檢那個愚蠢的武夫,被自己兩句話一忽悠,就一時沖動的和自己結拜了。 我的好大哥呀,你擁有著那么好的出身又怎樣,可最終還不是被我利用了。喬盛心中洋洋自得的想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