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著晉軍在河套地位的鞏固,這些人也只能會接受晉軍的統治,并漸漸忘記匈奴人的身份,而數代之后自然也有沒有漢匈之分了。 至于坤城,則是河套三十縣中,擁有匈奴遺民最多的一個縣城,大約擁有近八千匈奴遺民。 在還未進入河套之前,慕容恪就已經有了一旦大軍傷亡過重,就臨時征召匈奴遺民入軍的計劃,并還為此布置了一些后手。 匈奴人各個都是好騎手,只需經過簡單的整訓,就可以當做正規軍來用,雖不可能不得上精銳,但服從軍令聽從調遣還是可以的。 之前慕容恪所攻破的銀川兩縣之中,雖也有不少的異族遺民,可當時元軍的傷亡并不算大,也并不缺兵力,所以慕容恪才沒有啟動這個計劃。 如今慕容恪手中只剩下五千余騎,而想在接下來的對抗中擊敗楊業,他就不得不啟動這個計劃了。 坤城內有部分匈奴遺民,已經事先被慕容恪策反,而在慕容恪攻城之時, 城內的異族沖擊并打開城門,以至于讓慕容恪輕易攻下了坤城。 本來慕容恪是不準備強征匈奴遺民的,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除了那些被策反的人之外,絕大部分的匈奴遺民,在晉軍安逸的統治之下,已經忘記了匈奴人的榮譽,并不愿意加入慕容恪的軍中,參與這次幫助元蒙奪回河套的戰爭。 慕容恪也是費勁了口舌,但卻都不好,他迫于無奈之下才用出了下下策,也就是強征匈奴遺民入軍。 不過過慕容恪也許諾了極厚的條件,并承諾戰后會放了被征召的遺民,所以這支臨時組建的軍隊倒也不至于嘩變。 坤城八千異族遺民,除了三千根本無法上戰場的老弱婦孺外,另外各個年齡段的五千人,則全都被慕容恪編入軍中。 就這樣,這支偏師的數量則暴漲到了一萬,并在慕容恪的帶領之下下,繼續帶寧夏郡呢你進行著各種破壞。 有了坤城淪陷的案例在前,寧夏太守,同樣也是楊業副將的文天祥,自然對慕容恪有了防備,提前將城內的異族遺民進行隔離,所以并未讓慕容恪再次的手。 “都督,真正參與叛亂的不過是那些被我軍剝奪權勢的異族權貴,絕大部分的異族遺民的心還是向著我們的,畢竟異族遺民原先日子過得并不比漢人好,反而我晉軍卻給了這些異族遺民更好的生活。” 文天祥一臉正氣,對楊業沉聲道:“如今將所有的草原異族隔離的舉動,已經在異族人中引起了極大的恐慌,他們生怕我軍會對他們動手,而長此以往的話,恐怕會把這些人逼反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