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326章:秦溫病危秦昊返 諸葛亮轉戰千里,抵達鎮北關下時,麾下尚有三萬騎兵; 而白起北上陰山郡,也同樣帶了三萬騎兵; 也就是說決戰還未開打之前,漢軍在陰山郡是有六萬騎兵的。 決戰開打之后,漢軍兩面強攻鎮北關,雖最終成功奪關,但也折損了一萬五千騎兵。 之后李靖領著五千騎兵、一萬主力和兩萬民兵,離開了陰山城,并用一萬主力和兩萬民兵,替換出了鎮北關的兩萬騎兵,以兩萬五千騎兵阻攔慕容垂的二十萬步騎大軍。 李靖雖成功將慕容垂擋在了關外,但麾下騎兵也都折損了不少,傷亡了將近五千騎。 也就是說,漢軍的六萬精騎,也只剩下四萬了。 如今這四萬精騎,則在李靖的率領下,全部南下,前去追擊向南突圍的慕容垂。 隨著全部騎兵的南下,漢軍在陰山的總兵力,則只剩下兩萬主力和數萬民兵,而且還是鎮守陰山城和鎮北關兩地。 對于漢軍來說這樣薄弱的兵力分布無疑是極為危險的,一個不小心的話,可能連鎮北關和陰山城都會被攻破,這對已勝券在握的漢軍來說可是一件不償失的事。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布置太危險,所以才能瞞過慕容垂,并以此來完成新的布局。 鎮北關。 諸葛亮站在關上,見關內的騎兵已盡數涌出,而他的眼睛則微瞇了起來,一副笑吟吟的樣子。 “軍師,這樣真的能騙過慕容垂嗎?” 宇文成都出現在諸葛亮身后,并沉聲道:“我軍如今已取得決定性勝利,不但一戰打垮了元蒙主力,更是一舉斬殺元帝鐵木真,接下來只需穩扎穩打也一樣可以獲勝,何必冒這么大的風險呢?” 諸葛亮輕搖羽扇,淡笑道:“之所以冒這么大的險,當然是為了更大的勝利呀。” 調走全部騎兵的危險計劃,當然不是諸葛亮提出來的,以他那種萬事求穩的性格,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這么做。 這次計劃的策劃者是白起,而他說服諸葛亮的理由也很簡單。 “只要有軍師和本都督在,鎮北關和陰山城,就穩如泰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