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賈詡、韓非為首的秦系官員認為,秦公這次又立下了這么大的功勞,不封王不可全其中。 以伏完為首的漢室老臣則認為,祖宗之法不可廢,非劉姓不可稱王。 “陛下,諸位大人,秦公已登國公之位,其爵本就與王爵平齊,又何必非要封王來獎勵呢?若真給秦公封王的話,可能還會遭到天下人的非議,有損秦公的名聲啊。”伏完苦口婆心的說道。 下方的賈詡見此,眼中不由閃過一絲寒光,但一想到之前伏羲的事后,不由將心中的殺意壓下,并決定找個機會打壓一下伏完,或者找個借口直接將其調出洛陽這是非之地,否則要是任這個家伙作死下去的話,就算是主公最終也肯定不得不殺他。 賈詡并沒有發言,反而韓非一臉玩味的說道:“伏大人,依你這么說的話,這次秦公立下了這么大的公,難道朝廷一點表示都沒有嗎?” “這……”伏完不禁啞口無言。 河套之戰的勝利,以及《晉陽條約》的簽訂,將秦昊的聲望推到了頂點,這要是不封賞的話,豈不令有功之臣寒心?那朝廷還有什么威信? 可是這次秦昊立了這么大的功勞,而秦昊又已經是國公了,所以除了封王之外,還有什么可封給他的呢? 伏完的無力反駁令秦系官員更為興奮,都紛紛出言陳述秦昊的功勞之大必須封王,就在漢室老臣們無力招架之時,有一個人開口了。 “我荀彧反對封王。” 作為秦系高層的荀彧,竟反對秦昊封王,他此言一出,秦系官員們全都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sp;要知道,秦昊還是南陽太守之時,荀彧就是秦昊的郡丞了,其地位絲毫不比軍師和大都督帝。 荀彧可是秦軍的元老之臣,一直也都對秦昊忠心耿耿,他出言反對主公稱王,這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 同為荀家出身的荀衍,聽到荀彧這么說頓時大急,連忙拉了拉荀彧的衣服,示意他回來別再說了。 可是荀彧卻置若罔聞,昂首挺胸走到大堂中央,看著一眾秦系官員,呵斥道:“爾等想陷主公于不忠不義之地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