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440章:八大糧倉 江淮之地,也就是淮河南北,以及長江以北的這片區域,大部屬于揚州,小部屬于徐州,地處咽喉要塞,勾連南北,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另外,江淮之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故自古就是魚米之鄉,而且盛產糧食。 自秦昊推廣新糧種之后,經過這些年的培育和耕種,各大諸侯都擁有了足夠的糧種,都將新糧種在治下推廣開來,隨之迎來的則都是產糧翻倍。 這時各大諸侯終于明白,當初董卓為何不惜一切,也要占據南陽了。 新糧種這等利器,若能獨占的話,天下間還有誰能是對手? 由于整體產糧的翻倍,各地的糧食危機都極大降低,各大諸侯手中有了余糧,自然也就舍得用糧食去賑災,從而獲得百姓的贊揚和好名聲。 后世經過分析,大漢自黃巾起義之后,各州的人口就一直呈下降趨勢,而且下降的幅度很快,可當高產糧推廣開來之后,這股人口暴跌的趨勢竟然緩緩止住了。 雖然整體上依舊在下降幅度,但下降速度的已經很慢了,部分區域還出現了人口回升的狀況,這絕對是一個奇跡。 新糧種的推廣令產糧暴增,而名家則根據產糧的多寡,在天下間評選出了八大糧倉,分別為:川蜀、江東、荊襄、江淮、河套、山東、河洛,以及遼東。 這八大糧庫南北各占四個,無論哪一地的產糧都可抵一州,乃至多州,所以也就傳出了‘得八大糧倉者得天下’的話。 得八大糧倉者得天下,這句話也并非全無道理,畢竟亂世之中糧草為重,得到這八大糧倉中的任何一個,也就意味著實力大增,自然也就擁有了爭霸天下的資格。 所以,這句話其實應該反過來,不是得八大糧倉者得天下,而是若想得天下就必須先得八大糧倉。 目前八大糧倉之中,五個都已有主: 河套與河洛歸秦昊 江東歸孫堅 江淮歸袁術 遼東歸努爾哈赤 荊襄,也就是荊州,被秦昊、黃祖、劉秀三方瓜分; 山東,也就是青州和冀州的部分區域,被袁紹、韓馥、李靖、宋江、朱天蓬五方瓜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