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曹操盜的都是劉氏諸王的墓,他只要一日不受到制裁,就是對大漢皇權的一種打擊,所以秦昊不但沒有打壓他,反而還給他封公 曹操一統兗州后不久,秦昊就封其為魏公、車騎大將軍,加封食邑十萬戶。 自此,中原地區除了趙匡胤的宋國外,又多了一個曹操的魏國。 曹操是秦昊代表的正統朝廷,所冊封的第三個國公,但天下間的封國可不止兩個,而陣營則可以分為兩個,分別是:大漢陣營、叛逆陣營,以及中立陣營。 蜀中劉季,雖是自封為蜀王,但卻拿出了先帝詔書,朝廷不得不認同他的合法性; 劉裕為了跟劉季對抗,在不經過朝廷允許的情況下,擅自稱成都王,他的王爵卻得不到朝廷的認同,所以說是叛逆也毫不為過。 關中唐王李世民、涼州隋王楊廣,則是董卓所代表的偽朝,所遺留下來的偽王。 青州齊王朱天蓬,是繼承的黃巢之位,而黃巢則是接受了董卓的冊封。 & nbsp; 所以,李世民、楊廣、朱天蓬三人都是偽王,得不到正統朝廷的認可,都屬于叛逆陣營。 交州洪秀全,黃巾逆賊出身,卻自立為天王,更是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 江淮袁術雖有稱王,但興兵威脅帝都,自然劃歸到叛逆陣營當中。 綜上所述,成都王劉裕、齊王朱天蓬、唐王李世民、隋王楊廣、天王洪秀全、豫侯袁術,以及霍亂冀州和徐州的大明,都屬于叛逆陣營。 屬于大漢陣營的諸侯則有:秦公秦昊、蜀王劉季、宋公趙匡胤、魏公曹操、吳侯孫堅、梁侯宋江、遼侯公孫軒轅。 當然,其中很多諸侯表面上認同朝廷,實際上卻聽調不聽宣,朝廷對他們也沒有任何約束力,但他們統一對付的都是叛逆陣營。 至于中立陣營,既不偏向大漢陣營,也不偏向叛逆陣營,只為了自己。 屬于中立陣營的諸侯則有:趙侯袁紹、韓侯韓馥、燕侯劉徹、楚侯劉秀、涼州的馬騰與韓遂,以及交州士燮。 楚侯劉秀本也屬于大漢陣營,畢竟他也是討董三十六路諸侯之一嘛,不過秦公秦昊對他的打壓太狠,在大漢陣營中他根本得不到發展,反而還處處制肘,以至于硬生生的將他給逼到了中立陣營當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