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曹操見過袁術的使者后,幾乎沒怎么考慮,就同意出兵救援袁術,但為了不影響兗州的發展,只派出了三萬精銳大軍,雖然不多,但對袁術來說也是雪中送炭了。 至于趙匡胤,更是連袁術的使者都沒見,就開始積極跟廉頗聯絡,表示愿意讓開道路放廉頗回壽春。 對于趙匡胤的主動示好,廉頗心中是抱有懷疑態度的,畢竟在他眼中的趙匡胤,打仗本事不算多高明,但各種陰謀詭計卻玩的賊溜。 論起兵法,廉頗覺得兩個趙匡胤也比不上自己,但要是說到陰謀詭計的話,就是十個自己也比不上趙匡胤。 想當初廉頗都已經把趙匡胤給逼入絕境了,結果趙匡胤反手一個離間計,讓豫軍袁術懷疑主將,臨陣換將,結果反而慘敗而歸。 廉頗是真的被趙匡胤給算計怕了,在無法確認對方是真心還是假意的情況下,自然不敢輕易的相信趙匡胤,畢竟萬一自己撤軍之后,趙匡胤反而追了上來的話,那時可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了,豫軍也就沒有任何的希望了。 廉頗的謹慎簡直令趙匡胤抓狂,他也不愿意朱元璋漁翁得利,他是真的實意的想放廉頗走,畢竟廉頗要是再不走的話,那兩淮糧倉可就真的全歸朱元璋了。 趙匡胤為表誠意,主動退軍三十里,廉頗見此這才信了,當即領軍回援壽春。 曹操派出援軍,廉頗也回援了,袁術的兩路使者都大獲成功,按理來說豫軍的危機已經化解了,但是結果卻恰恰相反。 就在這生死競速的最后關頭,袁術竟然又tmd掉鏈子了。 袁術本以為依仗一萬守軍,以及城內的二十萬百姓的協助,堅守到援軍抵達是沒有問題的,然而袁術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朱元璋。 豫軍可戰之將大部都在廉頗軍中,壽春城內僅剩下一位紀靈,而城外的明軍卻是名將云集。 朱元璋為了能夠一戰下江淮,將軍中八成的精英都帶了過來,八萬大軍更是各個精銳,軍隊的綜合戰斗力遠比豫軍高的多。 在勸降無果之后,朱元璋果斷親自指揮攻城,羅士信、薛舉、薛仁杲等猛將更是都參與了進來。 僅僅一天的守城,豫軍就損失了三千守軍,而明軍則只損失了三千出頭,攻守傷亡比竟達到了駭人的一比一,而照這個傷亡比繼續打下去的話,壽春城根本就堅持不到援軍抵達。 朱元璋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徹底擊碎了袁術的希望,第二天的情況也并沒有好轉,豫軍的傷亡反而還變得更大了,這也讓整個壽春城都陷入了深深的絕望當中。 守城無望,突圍也同樣無望,又在這巨大傷亡的刺激之下,豫軍投降派們迅速活躍了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