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漢水之戰(zhàn)時,秦昊從南陽一路被項羽逼到襄陽,無可奈何之下才掘開漢水發(fā)動水攻,最終雖全殲了項羽的大軍,但也造成了豫州上百萬百姓流離失所,秦昊也因此遭到無數(shù)人的謾罵而聲望暴跌。 同樣是水攻,連主公秦昊都避免不了,李靖肯定也是逃不掉的,他甚至已經(jīng)能猜到不久后,甚至連朝中都到處是彈劾他的官員。 “一將功成萬骨枯啊?!? 李靖嘆息道,此時他才更加貼身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咦?我不是下令限流了嗎?怎么這水反而越來越大?” 李靖不由皺起 眉頭,他也怕局勢失控,水勢過大危急到下游的百姓,所以對于這次水攻制定了極為嚴(yán)密的布置,并且并沒有將黃河堤壩徹底挖開,怎么水流的趨勢還是不受控了呢? “太守大人,不好了,冉閔將軍枉顧軍令,擅自將大壩全部挖開,現(xiàn)在水勢徹底失控了?!? “什么?” 李靖當(dāng)即瞪大眼睛,他是怎么也沒有想到,冉閔真敢違背他的命令。 李靖此行只帶了冉閔一員大將,畢竟北海秦軍中只有冉閔有水戰(zhàn)的進言,可當(dāng)李靖說出水攻之計后,他卻和冉閔產(chǎn)生一個分歧,那就是要不要徹底挖開黃河堤壩。 李靖認(rèn)為水攻一起下游百姓必定遭殃,不過只要控制好分寸,同樣能起到水淹齊軍的效果,所以沒必要完全將大壩給挖開,如此的話下游百姓的傷亡也會小很多。 冉閔則認(rèn)為,徹底的挖開大壩對齊軍的創(chuàng)傷更大,至于下游百姓的死傷他才不管呢,畢竟打仗又哪有不是人的,更何況死的是齊國的百姓,又不是秦國的百姓? 李靖和冉閔各執(zhí)一詞,誰也不能說服誰,最終還李靖仗著主將的身份才逼的冉閔低頭,卻沒想到冉閔只是假意的妥協(xié)罷了,一離開李靖的身邊就徹底將大壩給挖開了。 不一會,冉閔帶著眾手下返回,前來向李靖交令:“啟稟太守,末將已完成任務(wù),特來向太守交令。” 李靖顫抖的指著滔滔黃河水,質(zhì)問道:“冉閔,你可知道你究竟做了什么?” 冉閔抬起頭,直視李靖的眼睛,淡淡道:“末將知道,不過末將不后悔?!? “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