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604章:金臺vs天蓬 孔宣之所以出現在北海,并且出手幫助伏念,除了因為伏念是儒家弟子,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孔家的緣故。 儒門三大家族:孔、荀、孟,荀明確站在了秦昊這邊,孟家則支持劉秀。 孔家之前雖一直沒有站隊,但也漸漸在向秦昊靠攏,孔融降秦也有孔家在出力。 可令孔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作為孔家的代言人的孔融,加入秦軍后竟然站到帝黨的一邊,而且仗著些北海投降的功勞,以及背后有孔家撐腰,在朝中處處跟秦昊的王黨作對。 這簡直就是在作死啊,也把整個孔家都給嚇了一跳。 作為屹立七百多年不倒的大家族,孔家自然有著獨有生存之道。 見到孔融如此胡作亂為,不斷的觸碰秦昊的底線,孔家當然不能容忍孔融繼續這么肆無忌憚下去,當即派出族人前去訓斥并告誡孔融。 然并卵! 孔融明顯是讀書讀傻了,滿腦子的忠君愛國、舍身求義,哪怕是生養他的孔家,也不能強行扭轉孔融的信念。 孔融鐵了心要當他的大漢忠臣,這可把孔家滿門老小給愁死了。 別看現在秦昊挺大度,對孔融也是百般退讓,但凡事總有一個底線,秦昊也不是什么老好人。 一旦孔融真觸及到秦昊的底線,到時絕對必死無疑,甚至連孔家也肯定會遭到牽連。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孔家除了盡量撇清孔融的舉動都是個人行為,和孔家沒有任何關系外,還派遣其他的孔家子弟入秦,孔丘的弟子端木賜和顏回就是這個時候出仕秦國。 端木賜和顏回畢竟是外姓,分量不夠重,也無法代表孔家,所以孔家需要一個孔姓弟子,來作為孔家在秦軍中的新代言人。 這樣的人選找遍孔家也只找到兩個,一文一武,分別是孔丘和孔宣。 孔丘在儒家魁首爭奪戰中,已經徹底擊敗了孟軻,成為了繼荀況、荀爽之后,儒家的新一代魁首。 孔丘成為儒家魁首后不久,又突破成了大宗師,正準備大展手腳整頓和光大儒家,哪有功夫在這個節骨眼出仕? 所以,孔丘肯定是不行的,那也就只剩下孔宣了。 孔宣已經逍遙慣了,同樣不想出仕,但作為儒門護法,他有著守護儒家,以及家族的義務,所以也就不情不愿的來了。 孔宣本就來的不情愿,可才回到青州就得知了,李靖犧牲數千水軍,挖開黃河大壩,水淹齊軍一事,以及令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