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403章:深不可測的金臺 太史慈雖是武將出身,但心思透徹,自然知道冉閔大擺擂臺,在軍中進行武斗,其實是為了盡快收服軍心,而這也有利于新太守執掌軍隊。 所以,一開始太史慈就沒準備上臺比武,但奈何秦明連勝之下變得有些飄了,說了一些看不起北海軍的話,引的北海眾將憤慨不已。 要是北海軍中沒有高手的話,那那此時自然也就作罷了,但關鍵是北海軍中有高手呀。 被秦明激怒的北海將領們,自然找上了太史慈這位北海第一將,想讓他來替北海軍討回公道和正名。 太史慈乃是和北海郡尉,北海眾校尉都是他的下屬,這么多人一起請他出馬,他要是都無動于衷的話,無論是不是真的懼戰,今后在軍中他恐怕都會威望大跌。 可要是真上臺比武的話,贏了會破壞新太守的計劃啊。 一念至此,太史慈不由陷入兩難的境地,是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最終太史慈還是決定迎戰,不過為了不破壞新太守的計劃,他決定隱藏實力跟秦明戰個平手。 太史慈算盤卻是打的很好,但架不住已經飄了的秦明,確實有些目中無人了,說話根本不經過大腦,結果也因此激怒了太史慈。 起先對于手下們的說辭,太史慈是不信的,他對秦軍眾高層的印象都不錯,自然以為是他們故意添油加醋激自己出戰。 可見到秦明之后,太史慈才知道自己錯了,這人是真的是太狂妄了,仗著秦家子弟出身以及自身超一流的實力,根本不將自己乃至整個北海軍放在眼里。 太史慈輕易不會動怒,但秦明羞辱的可是整個北海軍,雖然所說得大不部分也都是實話,但作為北海第一大將的他依然無法介懷,于是心中強壓著怒火前去與秦明一戰。 由于是擂臺比武,而且也都是自己人,所以雙方都沒用兵器,都是赤手空拳進行肉搏。 太史慈相貌俊美、身材強大卻勻稱,頗有一副儒將的姿態。 秦明則是典型關西大漢,身材壯碩高大威武。 這樣的兩個人,站在同一擂臺上,簡直不是一個量級。 然而最終結果卻令所有人震驚,太史慈幾乎全程都在吊打秦明,若不是太史慈有意給秦明臺階下,秦明根本就堅持不了三十回合。 秦明敗了,而且還是碾壓式落敗,這也讓秦懷玉和林沖倍感棘手,可一想到冉閔所下的命令后,還是硬著頭皮前去和太史慈一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