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442章:摸金校尉 大爭之世,不主動去爭,等于是在慢性自殺。 曹操想要不被其他諸侯吞并,并且參與接下來的爭霸天下,就必須要讓兗州盡快恢復元氣,而這也就需要大量的人才來治理兗州。 可是偏偏兗州世家的實力又太弱,根本就提供不出這么多人才,所以曹操只剩下依賴寒門這一條路。 曹操出生世家,自然也怕得罪世家大族,可和程昱、荀攸、陳宮,以及比干,商議了許久后,曹操卻得出了另一個結論,那就是這個先河是楊廣開的頭,就算他曹操模仿,世家也絕不會恨他恨到楊廣的那種程度。 不出曹魏眾人所料,曹操雖在楊廣之后實施科舉,其影響也要遠比楊廣的科舉要大的多,可由于有楊廣在前面吸引仇恨,世家并未將仇恨轉移到他的身上,反而還吸引來了不少世家子弟投奔。 陳群、毛玠、呂虔、董昭、蔣濟、滿寵、蔣干、楊訓、何夔、李通、晏明、鄭渾、令狐邵、孔秀、韓福……等等,眾多文武群英,或是世家,或是寒門,都因科舉匯聚到了曹操的麾下。 文臣之中才能最為突出的,當數陳群、毛玠、呂虔、董昭、蔣濟、滿寵六人,尤其是陳群,乃是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以及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 至于來投的武將,則只有李通一個超一流高手,其余不是二流就是一流,不過對求賢若渴的曹操來說,有這些有人也已經非常不錯了。 曹操因開科取士收獲了大量的人才,而他也知人善用,將有才能的人才分派到各地,同時跟秦軍做起了商貿。 商政兩開花之下的兗州,也因此得到了極快的發展,元氣漸漸的恢復過來,當然,想完全恢復肯定是不可能的。 一統兗州之后,曹操就開啟了全力建設模式,為此甚至還放棄了爭奪江淮。 曹操雖也極為覬覦江淮糧倉,但奈何家底不夠更厚,根本沒有足夠的底氣去和朱元璋爭。 另外兗州乃是四戰之地,四周又沒有一路諸侯好惹,這么快就又擴充實力的話,只會引起各路諸侯的警覺,最終只會落得個被聯合絞殺的下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