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488章:秦王求親明帝 合肥? 一聽到范增提到這個城市,朱元璋和朱允炆同時眼前一亮。 朱允炆是知道漢末的合肥是一座堅城,東吳數次以傾國之力前來攻打,但每每折戟,從來都沒有真正攻下過合肥一次。 至于朱元璋,則是知道合肥城防的堅固,其防御力更在壽春城之上。 要不是袁術主動投降,讓朱元璋白白得了合肥的話,明軍還不知道要在這座堅城損失多少士兵呢。 另外,合肥地理位置也同樣極為重要,說是兵家必爭之地一點也不為過。 只要孫堅想北上中原,合肥就是一道繞不過去的檻,而朱元璋若是提前將一應防務都布置好的話,只需三萬精兵,絕對能擋住十多萬來犯之敵。 “軍師所言甚是,只要守住合肥一城,東吳這一路無憂矣。”朱元璋笑道。 至于鎮(zhèn)守合肥的人選,朱元璋心中也有了決斷,自然是他手下的第一守將,朱文正。 徐州之戰(zhàn)時,面對諸葛亮的猛攻,朱文正雖沒能守住城池,但這并不能說明他無能,而是諸葛亮太厲害,畢竟之后朱元璋也同樣沒能占到便宜。 如今將合肥交給朱文正來鎮(zhèn)守,只要再給他配上一員猛將,以及足夠的兵力的話,朱元璋自信無論孫堅帶多少人來,也只能注定無功而返。 “軍師,東吳這一路雖退了,可宋魏兩軍呢?曹操和趙匡胤也同樣不好對付呀?”朱允炆問道。 曹操和趙匡胤聯(lián)合起來后,則可以兵分兩路,一路攻打徐州,一路攻打兩淮,逼朱元璋不得不分兵應對。 朱元璋手中的兵力,本就比兩國聯(lián)合的要少,若是在分兵應對的話,勝算自然也就更低了。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問題的關鍵,一臉希冀的向范增望去,而范增輕撫長須,淡笑道:“曹操這一路同樣不必擔心,兗州的底子本就薄弱,可曹操卻養(yǎng)兵二十萬,根本不顧兗州能不能承受的了。 若是曹操傾國之兵來犯的話,則必定無法持久,而出動的軍力少了,又無法建功。 所以,對付曹操這一路,只需拖延就行了,拖到曹操糧盡,魏軍自然就會退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