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后再無高要,只有趙高 龍城。 表面上作為迎親使者,和接送漢人奴隸回家,而前往龍城的蒙恬,實際卻是來監管質子忽必烈的,以防止元蒙在質子問題上做小動作。 在河套之戰中,蒙恬的表現同樣極為搶眼,若不是他臨危受命守住了東線部隊,并且打退了窩闊臺的大軍的話,也就沒有之后的出塞大戰和六盤山決戰了。 蒙恬在東線對抗窩闊臺的那一戰,堪稱是河套之戰的轉折點,所以元蒙如今衰敗到這等地步,自然也和他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自踏入龍城之后,一路走來,蒙恬看到了無數上仇恨的眼睛,不過他卻毫不在意,直接無視這些底層的仇恨,大步向著元蒙皇宮而去。 秦元之間的仇恨由來已久,早再雁門關時期就已積怨極深,而這次元蒙國更是損失了三分之一的總人口,雙方的仇恨直接達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有些元蒙百姓甚至因為仇恨,而向蒙恬發起自殺式的襲擊,不過都還沒沖到他的身邊,就被元蒙自己的神箭手給直接射死了。 蒙恬作為秦昊的特使,肩負著秦元聯姻的重任,他要是隕落在龍城的話,秦元之間別說是聯姻了,恐怕還會直接爆發新一輪的大戰。 以元蒙如今的艱難處境,抵擋一個滿清就已經很勉強了,要是再得罪秦軍的話,元蒙必定會被直接滅國。 所以,哪怕元蒙高層在仇視秦軍,也不得不全力保護蒙恬的個人安全。 到達元蒙皇宮之后,蒙恬第一時間求見了元帝拖雷,并表達了自己此次前來的使命,一為迎接元蒙皇太子,二為迎接玉漱公主,三為迎接所有漢人奴隸。 拖雷也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并沒有任何的拖延,直接答應了第二和第三,但對于第一,槍絕祈求蒙恬寬限一些時日。 元蒙國內如今可謂極為慌亂,拖雷也只是明面上的明帝,而無法做到像鐵木真那樣,做到令行禁止,徹底統合整個元蒙帝國的程度。 對于如何真正執掌元蒙,并且將元蒙快速走出戰爭創傷,拖雷心中雖已經有了方案,但卻并沒有自己兒子忽必烈的見解深刻。 一次深談之后,拖雷了解到兒子忽必烈,對于元蒙為難的見解之深,簡直令他嘆為觀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