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乎是兩個步兵方陣剛剛發起沖鋒,匈奴軍后陣就響起了整齊而又噴亮號子聲,伴隨著有節奏的號子聲,數十具高聳塔臺開始往前緩緩蠕動。 前方指揮攻城的呼廚泉,聽到后方的動靜后悠然回首,當目光掠過那數十具高臺時,嘴角不由浮起一絲猙獰的冷笑。 “我倒要看看,這次你會怎么應對。”呼廚泉冷笑著嘀咕道。 在攻城戰中使用井闌,是鐵木真第一個提出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攻城的損失,增加攻城把握。 匈奴沒有漢人的技術,同樣也沒有制作圖紙,工匠還都是從漢人中強行抓捕回來的奴隸,所以匈奴井闌的制造全是鐵木真一個人摸索出來的,制作出來的也都很粗糙。 制作雖然粗糙,但是井闌就是井闌,一樣能給雁門軍帶來傷亡。 “嗚…” 城外忽然響起了整齊嗓亮的號子聲,只見在步兵的掩護下,數十具高聳的高臺已經從匈奴軍后陣鬼魅般豎了起來。 城下燃燒的火海照耀著岳飛強壯的身軀,雄偉如山,岳飛抬頭一看,接近城墻高度的龐大身影,如同一頭頭巨獸一般正向著雁門關城頭緩緩逼近。 岳飛眸子霎時收縮,那是,井闌! 井闌就是移動箭樓,上面站有弓箭手,可以和守城的弓箭手進行對射,是一種可以攻擊城墻上敵軍的攻城兵器。 井闌本身并不可怕,可怕是在井闌的掩護下,步弓協同進行攻城。 由于井闌的壓制,在抵御敵軍攻城時,守軍將付出極其慘重代價。 如今匈奴派出了二十多架井闌,每臺上站五十名弓箭手,二十多架最少也有兩千多名弓箭手,兩千多名弓箭手這對雁門守軍的威脅絕對是致命的。 上千名精兵拖著數十架井闌終于接近了城墻,守衛在城墻上弓箭手拼命攢射,卻根本無法阻止井闌陣前進。 岳飛很快就下令停止了這種無效,而且又非常浪費箭矢的抵抗。 匈奴弓箭手都躲在井闌護盾之后,士兵極難射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