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54章:遷都長安 開封之戰-《流香千古作品》


    第(1/3)頁

    第354章:遷都長安開封之戰

    朝議結束后,三公九卿和部分大臣都留下來商量到底遷不遷都,還有高祖皇帝的破敵之策到底可不可行。

    不過令群臣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原本三公九卿基本都是反對遷都的,可是這次私下商議之后,居然都默契的同意遷都。

    這是怎么回事?

    眾大人怎么也跟著陛下一起瞎胡鬧?

    沒被留下的官員怎么都想不明白,留下來的官員們也疑惑不已。

    沒有人天真的以為,陛下口中的高祖之計,真是高祖托夢。可如此大膽的計策,到底是誰向陛下提出來的?

    大漢重臣并非愚笨之輩,自然能看出“高祖之計”到底可不可行,這其中的風險雖大,但對目前的大漢而言,確是最后一線生機了,所以又怎會反對。

    得到朝臣的同意后,遷都也成了定局。

    此次遷都不同于以往,除了行政機構的遷移之外,洛陽朝廷搬遷最多的則是糧食,然后就是各大家族的遷移。

    在戰爭時期,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國家一切機構都要服務于戰爭,而糧食自然也是受到嚴格管制的。

    無論大漢還是黃巾都一樣,普通百姓的儲量基本都被征收,僅允許保留基本口糧,有必要的花勞力也會強行征召。

    這么做會在極大程度上失去民心,可卻又不得不如此,畢竟賭國之戰一道打輸了的話,克就要亡國了,道那時要民心還有何用?

    大漢在司隸建兩個超大型糧庫,司州雍州各有一個,分別在長安和弘農。

    朝庭之所以不將糧庫建在洛陽,好似是也預感到萬一司隸守不住的話,從弘農往關中搬運糧草也更方便。

    遷都令下達后,受影響最大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的洛陽世家。

    朝廷即沒有強迫百姓跟隨一同遷都,也沒有強迫世家跟隨,但是世家卻是不得不去長安。

    百姓沒有獨自前往的能力,所以朝廷不強制遷徙的話,百姓自然不會離開祖輩生活的土地。

    而大家族則不一樣,他們有遷徙的能力。

    洛陽現在聚齊了天下大半的世家,而拋棄家產來到洛陽的他們,本就已是元氣大傷,而前往關中后定會受到當地世家的聯合剝削。

    所以說前往長安日子依然不好過,可是不遷移還不行。

    逃到洛陽的他們,早就已經上了黃巾的死亡名單,一旦洛陽被攻破的話,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所以只能隨朝廷一同前往長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什邡市| 柏乡县| 鄂托克前旗| 金门县| 兴国县| 鄂托克前旗| 文山县| 黔西县| 平和县| 威信县| 禹州市| 依兰县| 县级市| 广安市| 舟曲县| 元朗区| 息烽县| 沙坪坝区| 赤水市| 邵东县| 新和县| 新巴尔虎左旗| 陇南市| 西城区| 阿克陶县| 姜堰市| 江华| 汾西县| 西青区| 正镶白旗| 藁城市| 宜兰县| 织金县| 临武县| 云梦县| 宁武县| 手机| 德昌县| 安陆市|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