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就在斗將進行的難解難分之際,袁紹再次派出數(shù)將前去偷襲。 楊素見此,當即派出魚俱羅、史萬歲等將前去支援。 又一場規(guī)模稍小的混戰(zhàn)就此打餉。 東南和南聯(lián)軍中的將領陣容,遠遠比不上秦昊的東路軍。 在最強的幾員大將,被宇文成都牽制的情況下,連孫堅和孫策父子都親自出戰(zhàn)了,卻也只能勉強抗衡涼軍眾將。 袁紹見戰(zhàn)情愈加不妙,于是只能主動開起決戰(zhàn),可如此氣勢自然也就不如涼軍了,而這也是楊素巴不得 的見到的。 決戰(zhàn)開啟之后,袁紹又不聽白起的意見,以至于中了埋伏被楊素輕易擊敗。 若非白起和秦檢領軍來援,袁紹甚至可能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袁紹因沒聽白起的意見而大敗,所以之后他也汲取了教訓,并聽從白起的勸阻不在輕易出戰(zhàn)。 楊素一場大勝之后,自然想要擴大戰(zhàn)果,可見袁紹不在出戰(zhàn),無奈之下只好派人散布流言,說白起是不想袁紹立功,所以才勸其不要出戰(zhàn)的。 楊素想憑此誅心之計逼袁紹出戰(zhàn),而袁紹在謀士田豐的勸誡下也明白了這些,但他卻也還有自己的考慮。 袁紹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不一樣,無功,對他來說,那就是最大的過錯。 袁紹執(zhí)意要和楊素交戰(zhàn),又敗了兩陣之后,才徹底的長了記性, 而因為袁紹自大和愚蠢,讓聯(lián)軍又付出了近兩萬的傷亡,涼軍連勝之下自是士氣大漲,讓楊素消除了涼軍的弱點,再也不似之前那般孱弱。 再加上楊素守城指揮得當,現(xiàn)在的伊闕關,幾乎是一顆無縫的蛋,想要攻取伊闕關唯有強攻,可憑涼軍的兵力也足矣死守。 袁紹可謂用盡了所有手段,無論如何強攻,伊闕關也依然穩(wěn)如泰山,無可奈何之下終于又想起了白起。 可就算是白起,面對沒有絲毫破綻的伊闕關,一時間也沒有什么好計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