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203章:齊明合并?魏宋態度 尊漢與尊秦,這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道路。 秦昊稱帝之后,曹操若是還標榜自己是漢臣,繼續尊漢室的話,也就意味著徹底得罪了秦國。 魏國被秦國的三面包圍,在加上很多方面依舊依賴秦國,若真的徹底得罪了秦國的話,秦國的怒火不是魏國能承受的話,到時候恐怕將有亡國之危。 若尊秦的話,魏國所面臨的情況則要好很多,雖說未來秦國依舊會對魏國動手,可起碼在消化河北之地前不會,魏國起碼可以爭取數年的時間來做準備。 所以,曹操嘴上雖說出了兩個選擇,可實際對于魏國而言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尊秦。 對此,曹操及其麾下謀士雖都極為不甘,但奈何勢必人強。 占領了河北之地的秦國大勢已成,已經擁有了一統天下的實力,哪怕所有諸侯聯手也未必是對手。 更何況各大諸侯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互有齟齬,明爭暗斗不斷,短時間內根本就聯合不起來。 想到這時,曹操心中一嘆,心中暗暗下定決心,定要在秦國消化完河北出兵中原之前,讓魏國徹底擺脫對秦國的依賴,以及徹底消滅朱明占領青徐之地,否則根本看不到對抗秦軍的希望。 中原大戰,魏宋兩國并沒有白打,雖沒能徹底滅亡明國,但也從明國身上咬下一大塊肉,只是過程異常艱難而已。 江淮糧倉被明國劃分為三郡,分別為:淮西壽春郡,淮南九江郡,淮北陰陵郡。 目前淮西壽春郡七縣之地已被宋國占領,宋國還將國都前往壽春,一副不全取江淮誓不罷休的姿態。 魏國則攻占了徐州彭城郡八縣之地,彭城郡也是個產糧大郡,在加上盟友宋國的糧草支援,這極大緩解了魏國的糧食壓力,已經徹底不需要再從秦國購糧了。 中原大戰,魏宋和明國拼了個兩敗俱傷,雖沒能滅亡明國,但奪走了明國兩郡之地。 魏宋兩國都得以壯大,而明國則被削弱,此消彼長之下,明國只會越來越弱,被滅亡不過是早晚的事。 只是讓曹操和趙匡胤怎么都沒想到的是,本來支援明國的齊國,和明國的關系竟然越來越緊密,齊王朱天蓬竟有了將齊國并入明國的想法。 得知了這點的曹操和趙匡胤心態都差點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