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顏回之前曾擔任過襄陽太守,如今則被調回朝內,執掌禮部六司之一的教育司。 禮部六司之中有實權的只有三司,分別是:外交司、教育司和儀制司。 至于另外三司:祠祭司、主客司和精膳司,所掌管的事務并不算多么重要,只能算是個閑職而已,所以權柄自然也不會有多重。 顏回所執掌的教育司,負責掌管大秦所有的學校,以及科舉考試事,在禮部中的權柄僅次于外交司的部門。 顏回之所以能坐上這個位置,自然是沾了孔子弟子這層身份的光。 嬴昊是為了拉攏儒家,才將身為儒家弟子的顏回提拔至此,否則顏回是不可能登此高位的。 發展教育,除了需要資金之外,師資力量同樣不可或缺。 顏回得知上司戲志才,竟應下了這種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后,整個人都種要瘋了的沖動。 教育司如今不但錢不夠,人也不夠,怎么用大秦百分之一的財政,去完成百分之三的效果來? 對于顏回的訴苦,戲志才選擇了直接無視,大秦初立,各個部門都不容易,都抱怨的話那還辦不辦事了? 總之一句話,有條件要辦事,沒條件的話,創造條件也要辦事。 嬴昊就是這么和戲志才說的,現在戲志才將這句話,原封不動的送給顏回。 顏回是欲哭無淚啊,沒錢也就算了,竟然還沒人,就這還要他出政績,他這個教育司司長當的也太難了吧。 任務雖困難了些,但顏回要是完成的,那可是一個大功,在加上他是大秦首任教育司司長,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退縮的,必須要為后面掌教育的后輩們樹好榜樣。 顏回雖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但教育資源不足也是事實,他不可能憑空變出資源來,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求助于老師孔子。 對于顏回而言缺錢還好說,若是省著點花的話,應該是能勉 是能勉強撐一年的,但最致命的是教師數量太少,尤其是能夠擔任校長的高級教師。 沒有教師的話,就算把學校給建起來,也還是無法正常教學,顏回總不能就立個空殼子吧? 諸子百家之中,儒家的飽學之士是最多的,簡單培訓一下就可以充當教師。 另外,那些曾經出過仕,而如今卻閑賦在,并且已無心仕途的人,則可以請來擔任校長一職。 顏回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所以才會想到借儒家的力,來幫自己完成業績,所幸他的師傅孔丘非常支持他。 孔丘不但親自出面,幫顏回拉攏了大量的教師,而且還放出話來,等鄴城學宮建成之后他將出任校長一職,并親自坐鎮鄴城學宮教學三年。 孔丘可是儒家魁首,他親自坐鎮鄴城學宮,對于天下學子來說,自然是個大大的好消息。 在師傅孔丘的幫助下,顏回的工作終于打開了局面,而這時戲志才那邊又傳來了好消息。 禮部尚書戲志才費勁口舌之后,終于和太學的眾多大學士達成協議,以加大對太學的教育資金為條件,換取蔡邕、荀爽、喬玄等大儒,分別出任襄陽學宮、晉陽學宮、河東學宮等眾多學宮的校長一職,時效為五年。 蔡邕、荀爽、喬玄等大儒,門生弟子遍布天下,由他們坐鎮一方學宮,哪怕教育司不進行撥款,本地世家也會主動出資贊助他們新建學宮。 顏回得知之后感動的差點落淚,他還以為教育司是后娘養的,任他自己鼓動自生自滅呢,沒想到上司不但沒有放棄他,反而還親自出馬去和太學談合作。 戲志才到底是禮部尚書,晉系元老,能量比顏回要大的多。 同樣的事情,顏回去辦的話估計人家都不會搭理,但戲志才出馬的話,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戲志才和顏回的合作配合下,大秦的教育事業算是初步搭建了起來。 大秦將在洛陽、襄陽、晉陽、鄴城等州治所城市,先后建起九座州級大型學宮,在巨鹿弘農、南陽等郡治所城市,先后建起事十座郡級中型學宮。 而這些工程預計將在未來三年之內徹底完工。 至于這些學宮何時才能盈利?戲志才估算起碼也要等到五年后,而且也賺不了多少錢,在此之前每年都需要大秦投入百分之一的財政進行供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