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山海境實在是一個奇妙的所在。 超出意料又太有意義的重逢,竟然不止一次。 對于姜望來說。當初莊國以林正仁為國院首席弟子,參與列國天驕之戰(zhàn),他當然也是關心過的。關心的不止是林正仁的資料,關心的更是祝唯我何在! 莊國既然有祝唯我,能代表莊國的天驕,舍他其誰? 豈有林正仁出頭日? 莊國那邊所傳揚的消息,是祝唯我通敵叛國,已經(jīng)遠遁萬里,下落不明。 但通的什么敵,語焉不詳。 做了哪些叛國的事?無一實證。 甚至于祝唯我在莊國做的最后一件事,是為莊國拔敵十城,險些力竭身死。 再往前,祝唯我在四方會談中,力壓雍洛兩國天驕。 再往前…… 一直以來,祝唯我都是毋庸置疑的莊國年輕一輩第一天驕。 從城道院到國道院,在哪里都是第一。 在內(nèi)舉國無雙,在外為國爭榮。 君主喜愛,國相器重,同門欽服,后來者崇拜! 在莊國國勢衰微的時候為國奮戰(zhàn),但卻在莊雍國戰(zhàn),莊國強勢崛起、如日中天之時,選擇了叛國。 這事情處處透著詭異。 姜望當然猜想得到,是因為什么。 如祝唯我那等驕傲的人物,除了獲知楓林城真相,還能有什么原因? 他擔憂祝師兄的安全,卻也歡喜于祝師兄久在新安,未被新安城改變。就如那薪盡槍,焰燒三十年薪未盡。 只是祝唯我從那之后就銷聲匿跡,再未顯名于人前。 他一度以為……已經(jīng)故去了。 莊高羨和杜如晦的手段,沒有人比他感受得更深刻。那一對君臣,對于有可能威脅到莊國未來的存在,根本不會有半點手軟,也完全放得下架子。 不比其他大人物,遇到有威脅的后生晚輩,往往是派幾個實力足夠的屬下去辦,絕不愿損了自己的名聲。 那莊高羨身為一國之君,當世真人,可是親自追殺他到長河邊! 在黃河之會后。 這對君臣更是不惜投下重注,攀誣通魔,引動玉京山出手。 姜望身后有一個齊國,還有一個苦覺老和尚拼命搭救,尚且都九死一生。他不能夠想象,祝師兄會怎樣。 而今日在山海境得見,祝師兄風采不減往昔,當然令人驚喜! 什么畢方印、禍斗印,夔牛皮,都比不得這份收獲。 對于祝唯我來說,當初他伐城叛國,就是因為知道了姜望殺董阿,才明了楓林城覆滅的真相。 莊國以國內(nèi)最好的資源來培養(yǎng)他,他便殊死而戰(zhàn),在戰(zhàn)場上拼殺到力竭,拔敵十城而還。 恩已經(jīng)還了,此后便只剩下仇。 在這條注定坎坷的路上,姜望做了更多,努力得更早。而他只想說……那楓林城的人可還未死絕,世上還有一個祝唯我! 來山海境之前就知道會遇到姜望,他亦欣然來赴。 他們之間的交集并不多,只是借了一次槍,喝了一次酒,一起殺了一個人。 但這已經(jīng)足夠。 有的人相處多年也只是陌路,有的人只是匆匆一晤,便已志趣相投。 姜望知祝唯我本心驕傲,祝唯我知姜望信義無雙。 他們互相相信。 如此而已。 兩個人相視而笑,沒有太多的對話——又何須言語? 此情此景,月天奴雖然不清楚他們的情誼,卻也能感受到那種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歡喜。 而看著姜望和祝唯我交談的方鶴翎,眼神里有一剎的驚喜,但很快又斂去。 當年的城道院第一人,自然是認不得王氏不能修行的公子,更也認不得方家那個什么都要靠他爹的廢物。 天驕眼中,只有天驕。他是明白的。 雖然他也是楓林城故人,他也是城道院弟子。他也應該叫一聲“大師兄”…… 可誰記得方鶴翎呢? 他早已有這樣的覺悟,所以他緘默。 但是祝唯我那驕傲的目光淡淡掠過來時。竟然輕輕點了一下頭,當做示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