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是說····” 絕不透光、絕不透聲、可以隔絕所有窺探的密閉房間里,有個面墻而坐的道人。 這是一面白墻,空空蕩蕩,干干凈凈,只在正中間懸有一輪圓鏡。 此境無框,通體渾圓,無色而半透明。 它散發著一種平靜的明光,本身并不刺眼,使得靜室也并不晦暗。 道人盤坐蒲團上,明明就在視線范圍里,但只顯現出一個光影的輪廓。 他的聲音好像很遠,如是說道:“齊國武安侯在霜風谷的事情,是莊高羨做的? 在他身后單膝跪地的人,正是前幾天還在高陵城酒坊喝酒的褚子誠。 就齊國武安侯失陷霜風谷一事,因為梅學林所出身的地域、進入妖界之后所長期停駐的城池,景國方面有難以洗脫的嫌疑。 為此不得不在面對齊國的時候諸多退讓。 淳于歸在鐵巖城連夜展開的調查自然是真心實意,甚制是憤怒的。 但調查也僅止于梅學林是平等國成員這一步。 抓捕了梅學林在天獄世界的朋友,以及他在現世的親人,也都未能有更深入的進展。 而平等國很快就公開聲明,齊國武安侯之事與他們無關——說來諷刺,相較于那些霸國強國的聲明,反倒是平等國的聲明更具公信力。 制少從創立之初一直到現在,平等國的每一次公開聲明,都是有的放失。對于他門所做過的事情,他們一直都承認。不似各國的官樣文章,常常帶著偽飾。 回到梅學林這件事情上來。梅學林雖是平等國成員,但在一個有真人實力的幕后黑手面前,他的身份其實并無意義。 哪怕梅學林其實是姜望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幕后黑手也是想怎么借身就怎么借身想讓他怎么對付姜望,他就只能怎么對付姜望。 弱者不具有自我。梅學林身上的平等國身份,更像是一個引人耳目的幌子。幕后黑手以此為自己爭取時間和空間。 淳于歸拿著這份調查結果去與齊國交涉,也不出意外的沒有得到認可。這才有了新建的武安城,新開辟的“武安—南天”戰場。 這才有了新建的武安城,新開辟的“武安—南天”戰場。 對景國來說,齊國死了一個姜望這樣的絕世天驕,損失不可謂不慘重。對于齊國的憤怒,他們可以理解。對于文明盆地的秩序,他們需要維護。故而對于齊國的態度,他們也可以稍作退讓——這是隔岸觀火的人,對不幸者的寬容。 但他們作為最強大最古老的中央帝國,絕不允許自己是一個聾子瞎子傻子,被誰輕松利用。 找一個中域出身的、具備平等國身份的人,在景國負責的城池里常駐,最后在景國天驕在場的情況下,對齊國的天驕 下手。這是何等放肆? 平等國是那混淆視聽的棋子,景國又何嘗不是呢?但放眼天下,誰有讓景國裝瞎的資格? 那樣的人或勢力,并不存在! 所以哪怕已經與齊國達成了默契,景國方面對齊國武安侯失陷霜風谷一事的調查,也并未停止。 甚制于在鐵巖城的全面調查之后,景國最高情報機構、有監察天下之責的鏡世臺,正式接手此桉,開啟了更廣闊范圍里、更深層次的調查! 整個鏡世臺鋪開了許多條線,追蹤各種方向,追究所有可能。而現在,季國出身的“鏡中人”褚子誠,像是最先有了突破。 而現在,季國出身的“鏡中人”褚子誠,像是最先有了突破。 鏡世臺成員大體分為兩類,即“明鏡使”和“鏡中人”。一者在明,一者在暗。 明者懸鏡,照查不法。暗者藏鏡,匿行諜事。 在天獄世界活動了多年的褚子誠,無疑是一個優秀的鏡中人。 聽得前面那道者的問話,他雙手扶膝,認真地回道:“因為姜望那一篇討伐無生教檄文,和莊高羨那一篇也傳得很廣的生靈碑文,天下很多人都以為莊高羨與姜望是同病相憐,同仇敵愾。以為他們同根同源,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復仇。 但咱們鏡世臺卻是清楚的一—他們之間有生死大恨。前次通魔之事,已經足夠證明莊高羨對姜望的殺心。 姜望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絕非以德報怨的人物。他越是不對莊高羨表露什么,越是說明他對莊高羨的殺意之堅。” 第(1/3)頁